发布时间:2017-06-20 14:39 我要投稿
全媒体记者马翼飞报道 平整干净的街道,秩序井然的环境,不同时代建筑和谐共存,一个个街景小品、一块块老砖瓦、一扇扇老门向人们诉说着这条老街巷的历史与繁华……6月14日,整修一新的鼓楼区鹁鸽市街重新开街迎客。鼓楼区的建设者在这场“城市双修”的实践中找到了古城保护与城市发展和谐并行的新路子。
今年4月,我市入围全国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要求试点城市把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作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鼓楼区委书记魏培仕走进鹁鸽市街调研时发现,这条地处开封老城区核心区域的老街巷由于缺乏科学管理,环境问题突出、硬件建设不足,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拥有139户经营户的老街巷正走向没落。4月16日,魏培仕主持召开鼓楼区委常委会,确定对鹁鸽市街进行全面整治。此前,市委书记吉炳伟调研鼓楼区建设时要求,要把鹁鸽市街整治工程做成我市的亮点工程,把鹁鸽市街打造成我市“城市双修”的示范点。
补硬件亮环境,打造优美宜居老街巷。多年前,商户众多的鹁鸽市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然而,由于硬件缺失、环境脏乱,这条老街巷早已不复昔日的喧嚣,严重滞后于鼓楼商圈的发展。如何重现这条老街巷的繁华?鼓楼区委、区政府严格落实市委书记吉炳伟指示,坚持实施“城市双修”,制定了通过更新织补、拆除违法建设,修复基础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鹁鸽市街特色与活力的科学方案。在整治过程中,鼓楼区拆除了街道违法搭建及附着于墙体的广告和牌匾、楼体外封的橱窗,治理了游商及占道经营商户,统一制作了招牌门匾、店门,整修了道路路面及各种工程管线。通过全面整治,如今的鹁鸽市街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硬件完善,业态得到提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让鹁鸽市街破茧成蝶的“城市双修”工程,鼓楼区仅用了1个多月。
深入推进“文化+”战略,焕发老街巷神采。6月14日,当人们步入整修一新的鹁鸽市街时,无不为她古朴典雅的容貌、不同时代建筑和谐共存的风格、散发着浓郁文化气质的内在所赞叹。魏培仕对记者说:“我们整修鹁鸽市街,不仅要优化整条街的环境卫生,也要留住老街巷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文化基因’,更要为老街巷增添新的文化内涵和公共服务功能。”我市著名设计师、鹁鸽市街整修工程方案设计者潘少溧告诉记者,鹁鸽市街拥有不同时代风格的建筑,整治工程秉承保护历史风貌的原则,修旧如旧,通过合理运用色彩,以建筑外观的修补达到视觉的和谐、整洁,并增加街景小品、历史简介标识等文化元素。6月14日,承载街区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翟俊杰电影艺术馆同时开馆迎客,免费向公众开放,通过展现翟俊杰电影艺术人生和其拍摄的优秀爱国主义电影,传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文明之风。
顺应民心甘于奉献,建设真正的民心工程。为把鹁鸽市街整治工程做成真正的民心工程,鼓楼区委、区政府在制定高标准的整治设计方案时听民情、顺民意,从门店招牌的颜色到入户管线的铺设,从墙面的粉刷到环境卫生整治,认真听取居民和商户的意见和建议,多次修改施工方案细节。
整治工程指挥部全体干部职工分包入户、忘我工作,了解居民和商户的实际困难,及时帮扶。整治工程领导小组组长,鼓楼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振廷劳累过度,晕倒在整治工程办公现场,被急救车紧急送往医院,两天后便绑着检测仪器走访居民和商户;54岁的工作人员周秋利突发急性滑膜炎无法行走,被同事架到医院接受治疗,第二天便悄悄回到施工现场;退居二线、两鬓斑白的老干部郭同顺整天泡在整治工程现场,到居民家中唠家常、听诉求……群众纷纷称赞说:“鼓楼区的干部一心为我们着想,这样的工程确实是为我们造福,我们不能不支持。”
记者漫步在鹁鸽市街,走进一家家明亮整洁的店铺,感受着文化复苏的老街巷散发的新活力,相信不久,繁华将重回这里。
《鼓楼区“城市双修”让老街巷破茧成蝶激活街巷文化基因 织补古城发展短板》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gulou/62243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