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金明区新闻 >

首届开封市魅力乡镇展示:开封唯一“省级卫生乡镇”——杏花营镇

[摘要]杏花营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体活动。 2014年,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杏花营镇荣获省级卫生乡镇称号,该镇为民办实事,提高群众生活品质,营造全镇风清气正、文明卫生的浓厚氛围。该镇获得省级卫生乡镇称号,填补了我市一项空白,也是全市创卫工作的一项...

杏花营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体活动。

2014年,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杏花营镇荣获“省级卫生乡镇”称号,该镇为民办实事,提高群众生活品质,营造全镇风清气正、文明卫生的浓厚氛围。该镇获得“省级卫生乡镇”称号,填补了我市一项空白,也是全市创卫工作的一项优异成果。

杏花营镇辖13个行政村,辖区总面积65.7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人。该镇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五个好’乡镇党委”“省级生态乡镇”“省级文明村镇”“省级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近年,随着全省及我市的规划建设,杏花营镇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镇党委、政府抢抓机遇,全镇经济社会取得全面发展,截至2014年10月底,该镇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完成5862万元,为年预算的131.43%,高于正常进度48.1个百分点,比2013年同期增长87.35%,增收2632万元。发展为了群众、成果由群众共享,杏花营镇党委、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爱国卫生工作作为促进民生工作的重要抓手,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群众素质为着力点,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使全镇卫生综合管理水平有了大提升、环境卫生面貌有了大变化。

杏花营镇积极组织医务人员为辖区群众提供卫生保健服务。

为加强对爱国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杏花营镇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相关班子成员任副组长,镇直各部门主任任成员的创建省级卫生乡镇领导小组。全镇爱国卫生工作有计划、有经费、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2013年,该镇设立卫生问题建议与投诉平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核查和整改,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回访,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达91%。

为进一步提高全民文明卫生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习惯,杏花营镇打造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各村也确定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镇卫生院有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承担健康教育业务技术指导工作。全镇中小学通过学科教学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截至目前,全镇中小学生健康卫生知识知晓率、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分别达95%、82%。

杏花营镇整洁规范的公交候车站台。

近3年,该镇结合开展的爱国卫生月活动,大力倡导全民健身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形成了个个讲卫生、人人爱清洁的良好风气。全镇建成区路面整洁,主、次干道无黄土裸露,下水道管网覆盖普及畅通,镇区垃圾容器化覆盖率达93%。该镇招聘清扫保洁队员116人,负责辖区内的主要街道保洁工作。生活区实行垃圾袋装化,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并密闭储存、运输,密闭清运率达90%。镇区绿化覆盖率达35%,人均绿地面积达4.5平方米,路灯亮灯率达80%,且能按照规定生活区内禁止放养家禽家畜,饲养宠物符合有关规定,无影响镇容环境卫生和周围居民正常生活现象。

杏花营镇政府大门。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杏花营镇立足长远,认真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不断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做好夏秋季节的秸秆禁烧和露天烧烤摊点整治工作,并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近年,该镇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和重大生态破坏事故,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均达到环境保护的规划目标要求。镇政府还加强公共场所防控措施,对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卫生综合整治,加强对病媒生物防控措施、设施的监督检查,有效减少病媒生物滋生和蔓延,确保各类防控措施齐全。在市、区爱卫会的指导下,该镇定期对辖区内的“五小”单位进行检查,镇各村及社区配有1名卫生监督信息员,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全镇连续3年未发生食物、饮水安全事故。镇政府投资100万元,建成镇社区卫生院1个,社区医疗服务站13个。两年来,杏花营镇逐步提高镇区品位,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新修乡村水泥路20多公里,铺设排污管道9000多米,安装路灯300盏,实现了公路“村村通”。种植绿化树木1000余株,美化墙体3.4万平方米,全镇环境整洁美观、社会文明和谐。


《首届开封市魅力乡镇展示:开封唯一“省级卫生乡镇”——杏花营镇》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jinming/123052.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