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6号
河南农业大学国际
教育学院学生:李欣妍,王和,史凯瑞,袁豫卓,职毅豪,林亮亮,李宜芸,李佳前往
兰考县进行“青春三下乡”
社会实践。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历届兰考县领导班子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终于脱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新景象。你见他或者不见他,他都在那里不悲不喜,静静地等待着你去聆听、去感受、去缅怀博物馆那些年焦裕禄所埋下的一粒粒充满希望的种子。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了吗?"长势"又如何呢?怀着好奇的心情,农大心火未央实践团又来到了焦裕禄事迹展览馆和兰考展览馆,参观学习了焦裕禄同志的一系列光辉事迹。
历览国家前与贤,成由节俭败由奢。在访问过程中,最让同学们记忆犹新的是那双缝了又补,补了又缝的布鞋。这不仅仅是一双鞋,这早就成了焦裕禄同志廉洁奉公的缩影。在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他还特地制定了"十不准",不准用国家或者集体的粮食大吃大喝,请客送礼;不准利用职权到生产队或者其他部门索要物资……中央在制定八项规定时,都参照了焦裕禄同志的"十不准"!
“ 我不去想能否获得成功,既然选择了人民,就要勇敢地奉献一生”。焦裕禄的心里每时每刻都在挂念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曾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而不是摆架子,搞形式主义。还记得那下着鹅毛大雪的冬天,焦裕禄走到群众中间,挨家挨户地了解贫农雪天生活的情况,北风呼啸,天寒地冻,焦书记的一句句暖心话,早已把这个严寒的冬天化作了人民群众心中的春天。
这次参观的虽然是焦裕禄留下的遗物,但同学们领略到的却是焦裕禄博大的胸怀和为民请命的初心。
坚定不移跟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时间一直在变,不变的是我们跟随焦裕禄同志学习的步伐。焦裕禄,永远都是我们心中奉献的图腾,不朽的丰碑!
《心火未央团队之兰考实践》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lankao/630463.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