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杞县新闻 >

传统红薯粉条加工促杞县农民增收

[摘要]记者汪少冲 通讯员范钊报道 12月25日,在杞县平城乡后屯村的一条主干道上,停着四五辆正在装红薯粉条的货车,一排排加工成形的红薯粉条被打捆装上货车,运往郑州。今年40多岁的村民孙彦廷开着机动三轮车不停地将红薯粉条运至货车旁。他告诉记者,一个普通的...

记者汪少冲 通讯员范钊报道 12月25日,在杞县平城乡后屯村的一条主干道上,停着四五辆正在装红薯粉条的货车,一排排加工成形的红薯粉条被打捆装上货车,运往郑州。今年40多岁的村民孙彦廷开着机动三轮车不停地将红薯粉条运至货车旁。他告诉记者,一个普通的加工作坊,一天能加工红薯粉条2000多公斤。红薯粉条有的销往省内,有的销往省外,有的还空运到北京。

杞县平城乡后屯村是远近闻名的传统红薯粉条加工村。由于他们生产加工的红薯粉条纯度高、口感好,深受消费者青睐。眼下正是红薯粉条加工的黄金季节,当地农民正忙于加工、晾晒红薯粉条,一排排摆放整齐的红薯粉条悬挂在空旷的田野里,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今年俺村红薯丰收了,一亩地的红薯能打八九百斤红薯芡。加工成红薯粉条后,一亩地就能收入四五千块钱,这可比种小麦和玉米强多了。”孙彦廷高兴地告诉记者。

近年,随着杞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当地农民积极向土地要效益。由于红薯种植易管理、产量高、销路好,后屯村的红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红薯属于粗放型产品,经济附加值几乎没有。为了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该村“两委”通过参观考察了解到,利用传统工艺将红薯加工成红薯粉条,可大幅提高红薯的经济附加值。同时,红薯粉条也备受消费者青睐,发展空间较大。于是,该村便把当地掌握传统红薯粉条加工技术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大力发展红薯粉条加工产业。

小小的红薯粉条加工产业给后屯村村民开辟了一条致富路。目前,该村共有红薯种植户400多户,种植红薯1300亩,掌握红薯粉条加工技术的农户有10多户。该村一天能加工红薯粉条10000多公斤,每家加工户的年产量都在30吨以上。预计今年该村可加工红薯粉条150多万公斤,实现收入350多万元,每家加工户的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侯传玲是带着技术走进合作社的村民,现在的她不仅是合作社的股东之一,每月还有一份固定工资。“在外边也是打工干活,不如在家门口干点自己本来就会的,一个月工资两三千块。自己家里种的红薯也能拿到这里加工,又是一项大的收入,多好的事儿。”侯传玲说。

面对一排排晾晒的红薯粉条,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学河满怀信心地说:“虽说红薯的价格不错,但还是没有深加工后的附加值高,为了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我们把红薯加工成粉条,一亩地的收入能提高不少。下一步我们准备创立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红薯粉条加工业,增加农民收入。”


《传统红薯粉条加工促杞县农民增收》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qixian/10969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