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13 08:54 我要投稿
6月10日上午,杞县柿园乡前李屯村的周金柱兄弟俩看着堆积如山的小麦秸秆捆喜笑颜开。接下来,他们要把这些秸秆运往山东某企业,每吨可赚纯利润100元。整个麦季,兄弟俩仅秸秆收入就可进项四五万元。“以前俺村的麦秸秆真是没法弄,留在地里吧,影响种秋庄稼,烧了吧影响环境,弄不好还可能造成财产损失。现在好了,有了这台打捆机,就能快速收拾秸秆,不仅不用发愁秸秆的去处,还能给俺家增加收入。”周金柱这个被炙热的阳光烤得一脸黝黑的汉子,提起打捆机显得那么心满意足。
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当地的环保。秸秆禁烧不仅需要严防死守,更需要从根本上为秸秆寻找出路,周氏兄弟花了近8万元购置的这台打捆机就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一个缩影。当日,记者在该村连片麦田里看到,集收割和打捆一体化的这台机器张开巨大的“嘴巴”,将田里的小麦吸进“肚子”里,脱落的麦粒进了机仓,紧接着后面就“吐出”一个长约一米、宽约半米的麦秸捆。据了解,一台秸秆打捆机10多分钟就可以把1亩麦田的小麦脱粒、秸秆打包成捆。这相当于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工作量。
看到这种情况,村民纷纷“争抢”该村仅有的这台打捆机。“种玉米必须把麦秸清理干净,现在不让烧麦秸了,自己清理既麻烦又耽误时间。”一位姓李的村民说,“这秸秆打捆机一会儿就能将地里的麦秸给收拾妥当,打好捆的麦秸不出地头就能换成钱。”
据介绍,一亩地的麦秸能打20捆左右,约200公斤,每公斤能卖0.4元。周金柱说:“以前村民实在没办法,都是把麦秸秆朝沟里弄,现在有了秸秆打捆机,机械化程度高了,省力省时还环保。现在,农民种田真轻松!”
《周氏兄弟的打捆机》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qixian/18730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