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10 09:18 我要投稿
在祖国母亲66岁生日之际,杞县圉镇镇谢洼村的李国良也迎来了“三喜”:恰逢10月1日出生的他今年整50岁;儿子这一天喜娶娇妻;秋粮喜获丰收。他说,这个国庆节过得非同寻常,特别有意义。
自己的寿席和儿子的婚宴“合二为一”,就摆在自家的院落里。现在农村办酒席也方便了,只需要跟专门做这种生意的人联系一下,说好准备办多少钱的席面就可以了,李国良挑了个中上等价位的。他家的院子不算很小,但场面很大,宴席桌子还是放不下,只好把一些桌子安放在邻居院落里,甚至在院子外面的路上。菜肴很丰富,计有十二凉十二热,热菜除双鸡双鱼外,红烧肘子、牛鞭汤、老鳖汤,这些原来只有体面的人才能吃到的美味,如今也能让普通人家一饱口福。
新人婚房里的摆设也很时尚,冰箱、液晶电视、空调、全自动洗衣机等应有尽有,跟城里人结婚的家什基本上没有两样。这不禁令李国良有些小小感慨,他回忆起自己25年前结婚的情形笑着说:“不能比,不能比。”他说,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10多年,自家已逐步摆脱贫困,从贫困生活趟过来的人们慢慢开始享受生活,但也不敢“大吃大喝”,婚宴上能摆上十几个菜肴就不错了。嫁妆最值钱的也就是自行车了,“现在你看,小孩娘家都陪送小汽车了。”
李国良今年种了8亩玉米,3亩蒜茬和5亩麦茬玉米都喜获丰收。蒜茬玉米每亩收成800公斤左右,麦茬玉米每亩也有五六百公斤。“今年总的来说,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秋粮能获好收成,这其中也有老天爷的功劳。”他说,“今年播种玉米时,虽然天旱,但由于浇得及时,玉米出苗好,秋季灌浆时,及时雨又到,老天爷确实帮大忙了。”“党的政策已经深入民心,俺农民也得到了实惠。拿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来说吧,从良种选育、科学种植到规范化管理,农民的种植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盘算了一下自己多年来的生活,李国良发自肺腑地说,如今的老百姓种地不但不纳粮,国家还给予粮食直补、合作医疗、义务教育全免。还是国家的惠民政策好啊,现在的俺赶上了国富民强的好时候啦。
《三喜临门》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qixian/25749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