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11 11:10 我要投稿
记者汪少冲 通讯员王莉红报道 连日来,一篇题为《杞县文化广场上空飘过“UFO”?》的微信,吸引了广大受众的关注和转发,文中的“UFO”其实是杞县农机局引进的农用航空飞行器。先进的农机机具走进杞县,让该县农民开了眼。据了解,近年来,为了解决农民种地难的诸多问题,杞县农机局破难题、补短板,全方位、多角度积极考察引进先进农机机具,针对农事生产中的难点精准发力,闯出了一条农机工作发展的新路子。
着力推广秸秆捡拾打捆机,解决禁烧难。众所周知,秸秆禁烧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污染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秸秆捡不起来,运不出去,留下来又耽误种庄稼。为了解决秸秆处理难题,杞县农机局经过多方调研考察,引进了10多个品牌的秸秆捡拾打捆机,在全县举办了30多场现场演示会。该县除了对购买秸秆捡拾打捆机的农民进行优先补贴外,拉长产业链条,做好后续工作,积极联系相关企业,签订秸秆保护性收购合同,以每吨600元的价格回收秸秆,不仅帮农民解决了秸秆处理的难题,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受到该县农民的热烈欢迎。
着力推广农用航空技术,解决喷药难。纵观现代农业生产,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而农作物农药喷洒工作却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短板。“现在给庄稼打药我还是用的几十年前的喷药器,一桶药水二三十斤,背着打药,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却打不了几亩地,现在年龄大了,这样的活快干不动喽。”杞县官庄乡郭庄村年过6旬的孙老汉说。杞县农机局干部韩洪生告诉记者:“今年,我县已引进的11架农用航空飞行器,分别落户到农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该飞行器主要用于化学除草、施肥防病等,续航时间为11~15分钟,可喷洒农药30余亩,省时省力,很受大家欢迎,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农用航空飞行器会成为广大农民的得力助手。”
着力推广粮食烘干机,解决晒粮难。随着土地流转和大农业的发展,种粮大户往往掌握几千亩乃至上万亩的田地,到了粮食收获季节,若是碰上连阴天,收上来的粮食因没地方晾晒而霉变腐烂,给他们造成严重损失。如何解决晒粮难的问题?杞县板木乡永禾农机合作社的郑广东在该县农机部门的帮助下找到了新办法:他使用了粮食烘干机,每台机器每天能烘干粮食25吨。“再也不用害怕粮食晒不干霉变腐烂啦!”郑广东笑着说。据了解,目前该县引进粮食烘干机30台,基本上覆盖全县。沙沃乡勤耕合作社理事长毛辉亮为此作了首打油诗:“外面下着连阴雨,院里开着烘干机,一天烘个五万斤,全村老少笑嘻嘻。”
“农机工作也需要精准发展,老百姓作难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短板。补齐工作中的短板,解决农民群众遇到的难点,农机工作就抓出了特色。”杞县农机局局长叶泽琴说。
《杞县农机工作闯出新路子找准发力点 破难题补短板》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qixian/37206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