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21 11:49 我要投稿
全媒体记者汪少冲 通讯员孟志强报道 “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抓好队伍建设,是奠定纪检监察事业的基石。”近日,在杞县纪检监察干部会议上,该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陶长生如是说。今年以来,杞县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坚持以发展的理念、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和铁的纪律,促进纪检监察干部党性更优一层、业务更精一层、作风更硬一层、素质更强一层,着力打造过硬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抓组织建设,让队伍“强”起来。今年以来,该县进一步加快落实“三转”步伐,科学配置县纪委监察局机关内设机构,凝聚力量向执纪监督问责一线倾斜,调整后纪检监察室增加到6个,占内设机构总数的38%,增幅达到80%,直接从事查办案件人员由11人增加到33人,占人员编制总数的64.3%。该县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查、笔试和面试,从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中一次性选调20名35岁以下的高素质人员进入纪委机关,其中研究生学历5名。该县全面落实县纪委对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考察制度,通过换届,22名原乡镇(区)纪委书记全部得到提拔或重用,新任乡镇(区)纪委书记平均年龄38.3岁,并配齐了乡镇(区)纪委副书记和监察室主任。该县乡镇(区)专职纪检监察干部达到84人,599个村(社区)按3人至5人成立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全县实现了纪检组织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网络覆盖。
抓教育培训,让业务“精”起来。该县以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干部队伍为目标,加大培训力度。制定了《杞县纪检监察干部“外训内调”教育培训规划》。该县采取选送培训、跟班学习、自办培训班等方式,大规模培训干部,先后组织优秀干部7人次参加中央纪委、39人次参加省纪委轮训调训;根据单位年轻干部较多的实情,由室主任“一对一”传帮带;精选6名办案骨干到中央纪委、省纪委和市纪委办案组锻炼,抽调基层纪检监察干部30余人次到县纪委跟班学习,在实战中增长才干;建立办案人才库、陪护人员库、通讯报道人才库、网络信息人才库,加强“四库”人员动态管理和绩效考核,干部队伍综合业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抓机制创新,让成效“亮”起来。该县建立了纪检监察工作目标倒逼机制,以“目标任务逼压力、时间倒排逼进度、平时考核逼落实、考核追究逼争先”。今年年初,该县制定完善了《杞县纪委监察局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每名纪委领导结合自身分管业务,提出一个特色工作目标,带头立下“军令状”。各部、室、中心科学制定工作目标,排出年度工作“课程表”,形成了纪委常委对书记负责,部门领导对纪委领导负责,部、室、中心干部对部门领导负责的“三级联负”的责任体系。创新实行乡镇(区)纪检监察组织分片联动工作机制,各乡镇(区)分4个片区联动开展工作,每个片区由1个纪律审查室和1名班子成员联系指导,实现了县、乡两级纪检监察力量的有效带动和整合。开展优秀文稿、优质案件和办案能手评选活动,集中评选10篇优秀文稿、5件优质案件和7名办案能手,表彰纪检监察优秀集体8个、优秀个人10名,为该县纪检监察工作和干部树立了标杆,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抓先行垂范,让形象“树”起来。该县纪检监察部门在修订财务管理、内部监督、重大事项报告等5大类32条制度的基础上,重申《纪检监察干部十不准》,印制廉政学习笔记2000余册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专用学习记录手册,制作120个精致桌牌放在每位机关干部桌前,时刻提醒。建立纪检监察机关干部定期下访制度,坚持纪委主要领导带头,深入群众意见最集中、困难最突出的地方,为企业和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今年以来,该县纪检监察部门共排查解决问题47个,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资金600余万元。在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等规章制度上,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当好先行表率,带头遏制“车轮上的腐败”,节假日公车封存入库;带头防止“办公上的奢华”,办公设施用品简朴实用。坚持内部净化从严,运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及时“咬耳扯袖”,坚决整治“灯下黑”问题,去年以来先后对3名群众反映的纪检干部进行核查,其中诫勉谈话1人,批评教育两人。
《杞县四项举措打造过硬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抓组织建设 抓教育培训 抓机制创新 抓先行垂范》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qixian/52457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