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03 08:24 我要投稿
“我每天都在家忙着炒炒面,虽然这活很累人,但看到购买的群众,心里美滋滋的,也圆了我的致富梦。”4月25日,杞县裴村店乡孙屯村村民高丽兴奋地对记者说。
在高丽的农家院,晾晒的炒面正散发出浓浓的香味。高丽放下手中的包装袋对记者说起了炒炒面的辛酸和快乐。高丽说:“我家的炒面制作工艺还是祖传的,炒面主要原料以小麦、红豆、薏米、黑芝麻、白芝麻、花生、瓜子仁、红糖等为原料,用果木材作为燃料。”
高丽先把地锅烧热,再把磨好的小麦面粉倒入锅中,每锅5公斤面粉,大火翻炒至锅内无水蒸气散发,将炒好的面迅速出锅进行过筛,再把筛出的来的面疙瘩擀碎,将面再倒入锅中,用小火翻炒,面粉颜色至微黄时出锅。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老了味苦,嫩了发涩,重要的是把握好时间,不能有半点闪失。出锅后,把炒面摊在案板上晾晒,厚度不能超过1厘米,厚了炒面易变老。待炒面放凉后,放入细箩二次过筛,去除炒焦的面疙瘩,按照不同的口味和比例添加配料,最后包装出售。”一边做,高丽一边详细地向记者讲述。
高丽的父亲高建国是炒面制作工艺的五代传人。高建国说:“我家现有使用和留存的工具有石磨、大铁锅、铁锅铲、瓦盆、筛子、箩等,用心炒的炒面口感好,许多村民都领着小孩跑来要着喝。”高丽恪守炒面传统工艺,学习从没有间断。大学期间,她还专门到郑州、北京的食品加工厂学习食品营养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的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经营思路。
“现今我在高家炒面原有的制作工艺基础上,又加入花生、芝麻、瓜子仁、红糖等天然配料,现在许多城里人来这里购买。如今,我又开设了网店,通过微信平台销售,生意挺不错的。俺家的炒面卖到全国各地!可以说,炒面让我炒出了一条致富路。”高丽激动地说。
《地锅炒面圆了致富梦》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qixian/59785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