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本地社会 >

大美开封 风雅汴梁:宋代舞蹈 艺术瑰宝(2)

[摘要]宋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人口也大批流向都市。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集生产、生活、信仰、 娱乐 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瓦子勾栏应运而生。 逢年过节,舞蹈活动便十分...

宋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人口也大批流向都市。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集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瓦子勾栏应运而生。

逢年过节,舞蹈活动便十分活跃。许多不再由宫廷供养、必须自谋生路的专业歌舞艺人与乡村优秀舞者一起拥向城市,形成了一支支为城镇百姓表演的专业队伍,并开辟了固定的演出场所。

据了解,北宋时期的汴梁、南宋时期的临安都有许多瓦子,瓦子里面有勾栏或游棚,专门供艺人表演。勾栏的建立,对维持艺人生活、传授和提高技艺,艺人之间相互学习、竞争,各种表演艺术门类相互吸收、融合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北宋的汴梁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市,城内瓦子勾栏众多,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南宋的临安城内,也有瓦子30多座。

勾栏里表演的有杂剧、杂技、说书、说浑话(类似相声)、影戏、舞旋等。舞旋无疑是当时特有的舞蹈表演形式,因为旋转动作可能是舞蹈中的重要技巧,所以把部分舞蹈节目称之为舞旋。如今,各种旋转动作仍是各类舞蹈基本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瓦子勾栏的出现,宋代民间舞蹈多种多样,非常兴盛。如源自唐朝的《踏歌》在宋朝非常流行,这是一种古老的群众自娱性舞蹈形式。跳舞之人手挽着手连臂而歌,踏地为节,歌舞相和,别有一番悠然自得的情趣。《狮子舞》也是历史悠久的舞蹈,在宋代的绘画中就留下了活泼可爱的“童子戏狮”舞蹈场面。

舞蹈商品化、剧场化

在娱乐场所集中地,舞者在艺术创造和表演上展开竞争、争夺观众,为舞蹈艺术向商品化和剧场化过渡提供了条件,并促进了舞蹈技艺不断提高。

“宋代民间舞蹈种类丰富、水平很高、普遍流传,已经能够和宫廷舞蹈平分秋色。当时的文人雅士在谈论艺术时,往往把民间舞蹈和宫廷舞蹈相提并论。”目前,有学者这样描述宋代民间舞蹈。

其中,宋代民间舞蹈——舞队大放异彩。舞队节目丰富多彩,以歌舞形式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形式新颖,具有独特的风格。当时,舞队在民间高度发展,并奠定了广场艺术的基础。

宋代海路开阔,国际贸易发达,都市商业繁荣,瓦子勾栏的出现,使民间艺人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可以经常进行职业性演出,也便利了舞蹈艺术的传播和繁荣。加之宋、金时期北杂剧和南戏的兴起,我国戏曲艺术发展接近成熟。瓦子勾栏里演出的歌舞从北杂剧、南戏中汲取营养,走向情节化、世俗化,多有滑稽诙谐的节目,符合大众的审美观。

宋代民间节目多以歌舞为主。城镇、乡村民间歌舞的盛况在宋词中多有反映,如仇远在《爱月夜眠迟》中写到的“趁凌波步影,笑拾遗簪,元宵相次近也,沙河箫鼓,恰是如今。行行舞袖歌裙。归还不管更深”,描述的就是人们在元宵佳节拥上街头,各种舞蹈队穿梭往来,观众争先恐后的场面。词中“行行舞袖歌裙”,说的就是民间舞队的表演风貌。


《大美开封 风雅汴梁:宋代舞蹈 艺术瑰宝(2)》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16522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