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本地社会 >

特别报道:永远的英雄 致敬抗战老兵

[摘要]蒲国英:抗战胜利来之不易 记者 汪元蒙 在清园游览时,95岁的抗战老兵蒲国英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战斗经历。 蒲国英告诉记者,1933年,年仅12岁的他就在四川省南江县长赤区红光乡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并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8年,他被调到延安八...

蒲国英:抗战胜利来之不易 

记者 汪元蒙

在清园游览时,95岁的抗战老兵蒲国英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战斗经历。

蒲国英告诉记者,1933年,年仅12岁的他就在四川省南江县长赤区红光乡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并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8年,他被调到延安八路军二兵站医院当护士,1944年又被调到著名的359旅参加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在清明上河园游览过程中,老人激动地说,现在祖国发展这么好,和平环境来之不易。蒲国英老人作为我市健在的两位老红军之一,他先后参加了延安保卫战、解放西北战役、淳化战役、解放宝鸡战役等。“抗战胜利是一场一场人民战争打出来的,要珍惜。”老人说。

蔺洛涛:深明大义 功莫大焉 

记者 张德卿

8月31日,在儿子、儿媳的陪同下,94岁老人蔺洛涛坐着清园安排的马车,走走看看。在等待观看清园《大宋·东京保卫战》实景演出时,老人和记者聊起了他的经历。

蔺洛涛是巩义市康店乡人,中学毕业后正值抗战爆发,他受训于国民党中央战干团,后被分配到第八战区兰州陆军某部,随后调任第42军秦岭守备军司令部少校参谋。1945年,随胡宗南一行到开封接受日军投降。抗日战争期间,他一直作战在第一线。

解放战争期间,蔺洛涛策反国民党第40军264师少将师长王锡龄,使其率部在河南新乡起义。此举,减少了许多同胞流血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蔺洛涛考入河南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我市教育战线工作,直至离休。现在,老人除了耳朵稍微有点背之外,精神状态很好。

杨军:牢记历史 勇往直前 

记者 马燕

1939年,当杨军还是14岁的小姑娘时,她就随父参军,在沂蒙山区打游击。她先后任鲁南妇救会主任、抗联主任、农会青年团干部、鲁中区委社教科干部、鲁中美术学院学员、开封地委新郑专署干部、开封地委农工部科教办干部、市委宣传部科长等职。时隔多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中,再次和老战友一起游园,杨军非常激动。

杨军说:“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在山里与敌人斗争,为的就是摆脱过去的苦日子。经过这么多年努力,我们做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战争年代,我们浴血奋战;和平年代,我们牢记历史,勇往直前,创造新生活。祝愿祖国越来越好,希望年轻人承担起责任,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纪发祥:革命精神 代代相传 

记者 汪元蒙

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的纪发祥算是抗战中既年轻又年长的一位。1925年4月出生的他是革命烈士的后代,作为革命的火种,他传承了革命的精神,参加革命抵抗日军的侵略。

纪发祥老人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是一名地下党,一直从事地下革命工作。1933年,纪发祥8岁时,父亲被反动派杀害。为了斩草除根,敌人还曾到处抓他。为保护革命种子,乡亲们不断转移纪发祥,保住了他这支革命后人的火种。成功摆脱反动派追杀的纪发祥传承了其父亲的精神,积极参加了革命工作。“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石兰生:幸福生活要倍加珍惜 

记者 马燕

从15岁参军开始,石兰生就与日本鬼子打仗。百团大战、平型关战役、解放战争、淮海战役、解放上海、渡江战役、抗美援朝……在我们熟知的这些大型战役中,都有石兰生的身影。在这些战役中,他多次立功受奖,并荣获解放战争纪念奖章、抗美援朝纪念奖章、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奖章等。

昨日,在老伴的陪伴下,石兰生老人和老战友重聚清明上河园,一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他动情地说:“我今年90岁了,儿孙满堂。抗日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能有今天幸福的生活。现在,我的胳膊上还有抗战时期留下的弹痕,我的身体里还流动着热血。我和孩子们常说,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由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

苏汉光:抗战杀敌 为国为民 

记者 汪元蒙

91岁的抗战老兵苏汉光在“七七事变”发生之后3个月,火速参加了抗战之中。同年10月,他参加第33集团军原国民革命军77军179师,之后在机要电台任勤务员、报务员。

作为一名经历了8年抗日战争的老兵,苏汉光先后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襄河战役等,多次化险为夷,从死亡线上逃生,为抗击日军的侵略作出了贡献。

现在,老人经常和朋友聚在一起,唱上两句京剧。在清明上河园实景演出《大宋·东京保卫战》现场,看到北宋将士奋勇杀敌,老人激动地说:“抗战杀敌,为国为民。”

王万紫:身经百战 壮心不已 

记者 张德卿

“我们整整打了8年,胜利来之不易,所以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8月31日上午,94岁的抗战老兵王万紫非常激动地说,“我的抗战是这样的,从‘七七事变’一直打到日本投降……”用“身经百战”来形容王万紫的抗战经历非常合适。

王万紫是河南项城人,1937年从河北保定入伍,被编入国民革命军29军当战士。先后参加了中条山之战、枣宜战役等,历任少尉书记官、中尉书记官、上尉书记官、少校书记官等职。王万紫从小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因此,抗战期间他就抱定信念:誓死不做亡国奴!对日本侵略者就是要豁出命去打。

说起此次邀请他们游园并赠送给他们礼品,王万紫老人表示非常感谢。“这个景区建得这么好,这可以看得出现在我们国家很富强,我们更要珍惜啊。”这是94岁老战士的谆谆告诫!

铭记抗战历史 振兴民族精神 

——访开封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白江民

记者 汪元蒙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中央到地方,从部队到民间,全国人民都在举行纪念抗战胜利活动。”开封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白江民说,“这场长达5个月的寻访抗战老兵活动,是不忘历史、铭记历史,振兴民族精神的一个体现。”

白江民告诉记者,“寻访抗战老兵”活动是由开封军分区与汴梁晚报、清明上河园共同发起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活动,通过健在抗战老兵的回忆,向全市、全省、全国讲述开封抗战老兵的故事,传递抗战胜利的不易,向抗战老兵致敬,同时反映出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快速发展的美好。在纪念抗战胜利的同时,不忘历史;在铭记历史的同时,振兴民族精神;在振兴民族精神的同时,共建强盛祖国。

抗战老兵在政治生活中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普通市民的尊重,在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怀,这体现了社会对抗战老兵的尊重和对历史的铭记。在寻访抗战老兵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这批老兵曾经参加过十分激烈的军事战役,部分存在行动不便的情况,因此,在寻访抗战老兵之后,又对部分老兵开展了送轮椅关爱活动。这项活动也是关心、爱护、尊重老兵的一个体现。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我们铭记抗战历史,振兴民族精神,珍惜现在,共建强盛祖国。

向抗战老兵致敬 

——访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旭东

记者 张璋    

8月31日上午,国家5A级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清明上河园,邀请7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代表及其家属到园区游览并参加座谈,共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清明上河园总经理周旭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抗战老兵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举办这次活动是对老兵的一种尊敬,也是对现代人的一种教育,十分有意义。”周旭东对记者说。他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辉煌的一页。寻访抗战老兵主要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抗战时期全民抗战保卫家园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极大弘扬。如今,中国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近年来,清明上河园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观光旅游之中,开发了《大宋·东京保卫战》《岳飞枪挑小梁王》等经典爱国演出剧目。周旭东表示,9月30日之前在河南省生活的抗战老兵在两名亲属的陪同下,携带相关的证件或证明,均可免费游览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园:温情服务 致敬抗战老兵 

记者 汪元蒙    

景区总经理亲自协调各方人员,确定抗战老兵的食谱;景区为每一位抗战老兵配备专职导游,联系医护人员为抗战老兵保驾护航,精心安排游览路线。这是清明上河园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抗战老兵游清明上河园活动背后进行的精心准备。

8月31日上午,7位抗战老兵在其家属和清明上河园导游的引导下,游览了清园,满怀激情地观看了《大宋·东京保卫战》实景演出。活动最后,老兵们对清园提供的食物和周到的服务非常满意。清明上河园工作人员表示,不忘抗战老兵,用温情的服务确保老兵的游园活动也是对抗战老兵的崇高敬意。

市社会救助协会:现场为抗战老兵赠送轮椅 

记者马燕报道 “市社会救助协会向抗战老兵致敬,希望老人们生活幸福,安享晚年。”昨日,在现场,市社会救助协会向抗战老兵现场赠送10台轮椅。

3个多月来,《汴梁晚报》相继推出了近百个有关抗战老兵的整版报道。这些报道引起了市社会救助协会的高度重视。市社会救助协会了解到,由于部分抗战老兵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他们决定向行动不便的抗战老兵每人赠送一台轮椅。昨日在现场,这10台轮椅被送到抗战老兵身边。

市政协原副主席、市社会救助协会会长张秀珍说:“正是由于多年前这些老兵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向这些抗战老兵表示深深的敬意。为了这些老人能够安享晚年,出行方便,我们向老人赠送轮椅,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向抗战老兵致敬。”


《特别报道:永远的英雄 致敬抗战老兵》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23724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