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本地社会 >

赣、湘、鄂、豫四省茶区:茶香香天下 香茗名古今

[摘要]岳阳街头茶楼。 茶道源头碧岩泉。 信阳市长势茂盛的茶园。 九江街头茶市雕塑。 天门市陆羽广场上的陆羽雕像。 常德市民在茶楼品茶。本版图片均由记者李克君摄 千丈青纱挂眼前,万尺碧玉铺谷间。 举目遥观茶中女,低头俯视水中仙。 提到信阳茶叶,你会想到信...

岳阳街头茶楼。

茶道源头碧岩泉。

信阳市长势茂盛的茶园。

九江街头茶市雕塑。

天门市陆羽广场上的陆羽雕像。

常德市民在茶楼品茶。本版图片均由记者李克君摄

千丈青纱挂眼前,万尺碧玉铺谷间。

举目遥观茶中女,低头俯视水中仙。

提到信阳茶叶,你会想到“信阳毛尖”;谈到陆羽《茶经》第一州,就不得不说湖北宜昌;说起夹山寺,你能想到“禅茶一味”;闲聊岳阳黄茶,必定不能少了“君山银针”。这就是赣、湘、鄂、豫茶区的魅力所在,每一个细分的茶区都有享誉古今的茗品。

7月初,泓远藏茶·雅安茶厂“宋韵中国 茶和天下”汴梁晚报记者万里寻访茶叶路大型采访活动第二特别报道组一行,穿行在赣、湘、鄂、豫茶区的山山岭岭、沟沟渠渠之间,游走在城市中古老的宽街窄巷、大路小道之中,探寻四省茶叶长盛不衰的秘密,揭开其与时俱进的面纱。

“好山好水出好茶”, 赣、湘、鄂、豫茶区的名茶与名山、名水相依共生,从庐山云雾茶开始,就让特别报道组一行深深感受到了这种共生共名的联系。九江茶人提到庐山云雾茶总是以庐山风景区为自豪,也为庐山的山泉水骄傲,“云雾茶加上庐山泉水,才能泡出这种茶的真味。”而在河南信阳,也有“公式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高山云雾出好茶”,这让记者感受到了这种地理环境出好茶的原因所在。自7月4日特别报道组一行到达九江市开始,阴雨天气就一直伴随特别报道组一行,报道组行至常德,3次深入深山、古林、茶场、茶园进行现场采访时,数次被大雨阻止在山顶。正是这种多云雨的天气,让赣、湘、鄂、豫茶区出了不少茗品。

赣、湘、鄂、豫四省名茶自古数不胜数,每走一处,总能从当地茶人口中得知从古至今的当地茗品:在五老峰下、鄱阳湖边,你能品味到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的庐山云雾茶;“山谷家乡双井茶,一啜尤须三日夸”,在庐山西南不远处的修水县双井村,有历史名茶双井茶,直到现在双井茶依旧是全国名茶;而现在这里又出了一种声名远播海外的好茶——“宁红”工夫茶。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在浮梁古茶乡,从新世纪开始,一个以“浮梁茶”区域公用品牌和著名商标为主品牌,附着企业产品商标双轨运行的品牌建设战役在浮梁县全面打响。而“外形美观、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的浮梁工夫红茶正随着每年举办茶文化旅游节不断向外传播……

在离景德镇不远处的江西省上饶市西北部,有全国绿茶出口第一县——婺源。作为中国十大绿茶之乡,婺源所产绿茶占据欧洲绿茶市场60%以上的份额,2015年婺源再次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绿茶出口第一县。

在万里茶道首镇河口,虽然千年之前没有太多值得称赞的名茶,但明末首创的“条萦肥实、色泽乌润、亮丽芳香、品质超群”的河口红茶,就足以让其置于茶史显著位置。

在“绿、红、青、黑、白、黄”六大茶类中,黄茶的历史可谓十分悠久,而要提起黄茶就不得不提君山银针。“一芽无叶”会跳舞的君山银针茶,是君山所产的茶精华,也是历史留给岳阳乃至中国的礼物。

在茶叶的重要产地石门县,不仅有“宜红茶”,还有石门银峰等一系列历史名优茶,目前,这里已成为有机茶叶生产基地。说到名优茶,还要提到宜昌,在这里,各种名茶已由贴牌生产变为品牌直销,“采花毛尖”“五峰绿茶”“邓村绿茶”“宜都宜红”“五峰宜红”等现代名茶云集。

“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毛尖脱胎于历史名茶信阳茶,自古至今经久不衰,成为茶史上的一个奇迹。而在这个奇迹之上,信阳还创造了长江以北产红茶的纪录,“信阳红”茶已经开始红遍全国。

“好山好水出好茶,一曲茶歌飘万家。”自古生产茶叶的赣、湘、鄂、豫茶区,其茶歌文化也是一大特色。不论是在九江遇见的茶歌王,还是在岳阳遇见的媒体同仁,总能体会到茶歌精髓早已深入到茶乡的民众生活。特别是在报道组行至常德市采访时,常德晚报记者兼向导之一的唐文杰一路上哼着常德茶乡的一首首茶歌,让采访组沉浸在茶乡绿与红的世界、景与音乐的美好组合中。

“点点红缀青纱帐,片片绿染翠玉石。”赣、湘、鄂、豫茶区一年多次采茶,让散落在茶园中的忙碌茶人也成为山中的一景。与自然美景形成交相辉映的是丰富的茶文化积淀。以茶为媒兴起的九江是重要的茶文化发源地和传播地,这座古城的街道上,坐落着或古典,或现代,或幽静,或淡然的一座座茶楼,显示出儒、释、道为一体,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内涵;而在与茶似乎毫不相关的瓷都,也有与茶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景德镇瓷器的长期辉煌与浮梁茶散茶生产一直有一定关系,这是很多研究者的共识;黄茶之乡岳阳,拥有《茶乡歌》《茶户歌》《茶栈歌》《茶庄歌》《茶坊歌》等丰富的茶歌流传,这些传唱已久的民歌在岳阳的茶文化历史上一直闪烁着光芒,被茶农们传唱至今;在夹山,则有“禅茶一味夹山寺 茶道源头碧岩泉”等。茶文化的真正兴起开始于陆羽《茶经》的出现。在天门县,这里有着“茶圣”的故居,也有着陆羽煮茶的遗迹,茶文化在这里萌发。

一路走来,记者明显体会到赣、湘、鄂、豫茶区政府对茶叶产业特有的支持力度,国有、集体、私有、股份等不同形式的企业百家争鸣,这种文化也许就是茶文化内涵的一种显现,这也许就是赣、湘、鄂、豫茶区名茶不断的一个内因。

游走在茶乡之间,在江西、湖南、湖北以及河南信阳四省十余个市县区,深入名茶产地、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举办地以及茶文化重要发源地,探寻茶文化精神,体会“曲中唱尽早茶好,舟内笑谈丰收年。隔江相邀客家人,相聚品茗一家亲”的场景,听茶人描述茶为茶乡带来的名誉和效益,你能明显感受到茶乡人的自豪。

赣、湘、鄂、豫茶区的“茶香香天下 香茗名古今”彰显在沏茶的不经意之中,表现在品茶时茶人的微微笑容之中。

 


《赣、湘、鄂、豫四省茶区:茶香香天下 香茗名古今》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24739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