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本地社会 >

北宋画家张择端: 一画成名 千古流芳

[摘要]《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局部)。 中国画史上有一位让人惦念很久的人,更确切地说,是因为一幅画让人们永远记住了这个人。他就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和他的神品《清明上河图》。从来没有一幅画和一座城如此水乳交融,从来没有一幅画在世博会上...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局部)。

中国画史上有一位让人惦念很久的人,更确切地说,是因为一幅画让人们永远记住了这个人。他就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和他的“神品”《清明上河图》。从来没有一幅画和一座城如此水乳交融,从来没有一幅画在世博会上以中国的形象展示于众。《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传统绘画(长卷)的代表,如不是这样,世博中国馆也不会把《清明上河图》里的城市风景幻化成流动的风景。今年 9月8日,故宫“石渠宝笈特展”开展后,不少观众为了一睹《清明上河图》的真容,不惜在故宫排起长队等上至少6个小时,更有许多观众进入午门后跑步冲进武英殿观展。张择端用一支画笔描绘了北宋东京的繁华与风俗。

一代画师 踪迹难寻

关于张择端的生平事迹,史书上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千百年来一直是个难解之谜。有关《清明上河图》及作者的资料只有71个字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三编本”,后面第一个题跋者为金代人张著。跋文如下:“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金人张著用行楷在《清明上河图》后面写下的跋文,距北宋灭亡仅58年,张著的题跋是关于张择端身世最早的记载,也是世上唯一的记载(可称为孤证)。

所谓界画,从中国画技法出发,指用界笔、界尺画线的一种方法,是中国画的画种之一。明代陶宗仪《辍耕录》载“画家十三科”,其中有“界画楼台”一科,指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的绘画,也被称为“宫室”或“屋木”。

按照金人张著的跋文记载,张择端大约在公元1085年出生于山东诸城一个诗书之家。张择端在家乡“幼读书”的目的无非也是为了长大“游学于京师”,成为国家所用之人才。而“游学于京师”的目的与参加科举考试有关。北宋末年,张择端寒窗苦读十载后,怀揣满腹文章和报国之志,风餐露宿,赴当时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市)赶考。那个年代,政治昏暗,考场腐败,要是不走考官的门子,文章做得再好也无用武之地。张择端生性耿直,家境贫寒,自然是名落孙山。他只得背起行囊,在东京流浪,靠卖画暂时维持生计。相传,张择端当年在大相国寺寄宿,每日潜心绘画,钻研界画。后来其名声渐渐传到宋徽宗耳中,宋徽宗虽然对国事无能,却是一名艺术家。他见到张择端的画,十分欣赏此人的才华,便将张择端召进翰林图画院,当起了待诏。

擅长界画 描绘逼真

宋朝时,画官经常根据文人的一些诗句作画,供宫廷要员们在“有闲”时观赏、品评,咀嚼“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踏花归去马蹄香”的韵味,以达到消遣游乐的目的,但也有一部分时间可供画官们自由创作。这就是说,他们的创作分为命题作画和自由作画两种。一般来说,命题作的画拘谨,流于套式,个性不强;自由之作风格奇异,个性突出。张择端的作品,以上两类皆有,总数不下百幅,但流传下来的只有《清明上河图》和《金明池争标图》,它们都是张择端自由创作的画。

张择端擅长界画。界画的表现形式一方面要求精细,一方面又要符合当时“逸品”“高古”的审美趣味。张择端放弃了当时主流审美趣味,选择深入民间,选取京师繁荣的民风民俗场面,他用自己最擅长的精工细笔,准确逼真地描绘了东京的城楼、屋木、虹桥、舟船以及街市繁华的场面。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它描绘了北宋时期东京市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汴河两岸店铺林立、商客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以及运载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时紧张繁忙的景象,真实再现了当年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日常生活,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杰出艺术价值的风俗画 。

《清明上河图》的景物楼阁是根据实景绘成的,其写实程度可见一斑。《清明上河图》中对于虹桥图的描绘则使后人得以掌握翔实的虹桥结构形制。《东京梦华录》也对其作过文字记载:“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河上有桥十三。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鹱,宛如飞虹……”孟元老对此桥的描述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虹桥极其吻合。正因为作者对当时虹桥结构的准确刻画,才使后人按照此桥复原它的结构图成为可能。

传世名画 独具匠心

《清明上河图》以全景式构图和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出北宋都城汴河西岸及市区清明时节的风貌。

画面从京城东郊开始,首先映入观者眼帘的是郊外田野,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老树、小桥、流水、扁舟。远处一队驮着货物的驴子沿着宁静的小溪向汴河走来。不远处,村落出现了,道路也逐渐宽广。远处有一队郊游者归来,男主人骑马、女主人乘轿,轿顶上还插着新折的柳枝,足见其游兴之浓。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为全画展开了序幕。接着,画面沿汴河向西渐次展宽,由村落而至城关,临河的街道两旁布满了餐馆、饮食小店;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再向西去,接近虹桥,河边停靠着许多大型货船。货船周围有的人在紧张地装卸货物,有一组纤夫正在用力地拉着一条大船缓慢地行进。一条大船已经行进到桥下。桅杆放倒,不好过桥,水手们正紧张地与急流搏斗。另一条大船已从桥西露出半个船身,船头上的人表现出安然自得的神色,看来已经安全通过。虹桥上则挤满了人,他们伏在栏杆上,正在围观这紧张的过桥场面。画面生动逼真,仿佛有喧哗之声从画面上传出。这是画卷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也是全画的高潮。再往西去,汴河便转弯出了画面。经过两个十字路口,便出现了一段城墙和一座城门,这在一般绘画的构图上是很难处理的场面。但是张择端不愧是位丹青高手,他大胆设计、巧妙处理,他在画面上画了一支骆驼队。画面上队首的第一头骆驼已经在城门外门洞口露出了半个身子。这支小小的骆驼队一下子就把被城墙阻隔的空间贯穿起来。画家的构思匠心独运,实在妙不可言。

根据我市著名学者、《清明上河图》研究专家韩顺发的研究成果,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绢本设色,共绘了68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96头(匹),树木174株,大小船只25艘,车15辆,房屋122座,轿8顶。这么多的内容,在古画中是少有的。但是,由于作者布局合理,安排巧妙,笔法细腻,既注意了画卷的整体性,又突出了中心主题,避免了平铺直叙,使人观后并无杂乱繁琐之感,达到了“咫尺之内,体百里之回”的艺术效果。这充分反映了张择端对当时社会生活深刻的观察、体会和高度的艺术修养。

《清明上河图》的精妙之处在于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把一幅特大画卷分成了郊外、河上、城内三大部分,每部分突出一个中心,每个中心由几小组景物组成,各组各部分前后连贯,一气呵成,毫无割裂、游离之感。这幅构思巧妙、独具匠心、技法高超、笔墨传神的惊世画作堪称不朽的现实主义杰作,代表了宋代风俗画发展的高度水平。

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一直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经5次进入宫廷、4次被盗出宫,也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时至今日,张择端和他的《清明上河图》依旧令世人念兹在兹。今年 9月8日故宫“石渠宝笈特展”开展后,《清明上河图》一时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引起轰动,不少观众为了一睹《清明上河图》的“真容”不惜在故宫排起长队等上至少6个小时。可以这么说,作为当之无愧的国宝级文物,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已经成为中国画乃至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


《北宋画家张择端: 一画成名 千古流芳》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25207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