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02 12:06 我要投稿
走进龙亭区,目光所及,是整洁畅通的街道、精致统一的牌匾、古色古香的雕梁画栋;置身其中,扑面而来的友善气息让人倍感温馨……一幅富强文明的新画卷正从容运笔,一种开放和谐的新风尚已蔚然形成。龙亭区在大美开封迈向发展快车道的征程中,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用宽容与无私谱写大爱龙亭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场景一:10月11日10时许,在清明上河园西门,大兴办事处居民刘爱英带着8岁的儿子在数百米长的“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宣传墙前驻足欣赏,并不时给孩子讲解传统美德知识、道德榜样故事。
龙亭区始终把公益宣传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贯穿创建全过程,教育引导市民以创建为己任,共赴文明之约。在清明上河园、龙亭北路、复兴大道、东京大道等建成“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宣传墙700多米,绘制文化长廊19处5200平方米,成为教育群众的开放型道德讲堂。在人口流动密集处设置大型公益喷绘30多块,开通各类电子屏500余块,辖区公益广告覆盖率在30%以上,普遍提高了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文的认知水平。
位于龙亭西湖湖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开园后,马上成为市民的又一个休闲去处。在这里,凉风习习,鸟语花香,大家一边徐徐漫步,一边品味欣赏彰显宋文化风格主题的系列雕塑,既陶冶了情操,又感到由衷的惬意和幸福。
该区开展了一系列以“弘扬美德文化,提升文明程度”为主题的道德教育活动,将道德人物、经典故事演绎为“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番感悟”,先后举办专题道德讲堂135场,受益群众8万余人次,让崇德向善观念在群众心中生根,让道德传播如春风化雨般润泽心田。该区在全市率先开展“文明随手拍”活动,号召全区干部群众努力参加我市“文明随手拍”活动,一起来监视种种不文明行为,弘扬社会美德,共创全国文明城市。
今年8月~9月,该区区委宣传部举办了“感动龙亭·最美人物”评选活动。该活动影响巨大,各单位共推出95名候选人,近万人积极参加,为自己心目中最美的龙亭人投上了神圣的一票。最终,柳园口乡大李庄社区党支部书记韩智、区环卫局工人赵随玉等10人荣膺“龙亭区最美人物”称号。
播下文明种子,培育道德沃土,最终迸发出动人的力量。闪耀着文明之光的龙亭人,遍布各行各业,就在大家的身边。在该区举行的“温暖龙亭,大爱行动”爱心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上,众多爱心人士现场捐赠价值4万元的爱心物资给贫困家庭;中秋节前夕,全区200余户贫困户收到了来自企业、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捐赠;服务窗口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增强了,服务态度端正了,前来办事的居民的脸上笑容更灿烂了;街道上义务捡拾垃圾的人多了,随地吐痰的人少了……
目前,每年在龙亭区辖区参观旅游的游客达到2750万人次,这些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说着不同语言的人在龙亭区遇到的是如画的风景、温馨的服务、如亲人般的景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没有欺客敲诈、没有强买强卖、没有偷盗殴打……
“在这里游玩,我真切感受到一个城市的热情、温暖和美丽!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居民温文尔雅的素养之高、传统美德的影响之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之快!”江西游客李稼轩在网上如是描述在龙亭区旅游的感受。
这,代表着2700多万外地游客的共同心声。
民生工程让群众得实惠
场景二:10月12日15时30分,在龙亭区阳光花园小区门口,几位老年居民正在公共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悠闲而幸福。“以前我们小区门口荒草丛生、臭气熏天、杂乱不堪。”赵老太太笑着说,“谁能想到会有现在整洁的路面、干净的环境,还有这些健身器材呢!这都是创文带来的变化啊!”
共建美丽龙亭、共享发展成果,这是龙亭区开展创文工作的目标之一。“群众满意是检验创建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创建的过程,就是为民办实事、百姓得实惠的过程。要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工作,实现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的综合提升,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为市民创造一个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龙亭区委书记尹君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该区推进大规划、大整治活动,先后投资1.3亿元,完成78条背街小巷整修、54座公厕升级、984座旱厕改造、793家“五小”门店治理,封堵776条垃圾通道、3376个垃圾出入口;新建5个垃圾中转站,改造12个垃圾转运点;集中整治了城乡接合部、城中村、24个建筑工地等重点部位,取缔了徐府街夜市、西大街夜市、开柳路木材市场及城区废品收购站,天下城早市、准提街早市实现规范化管理。
三胜街市场安全隐患大,且脏乱差,附近居民对此怨声载道。该区投入资金对其进行升级改造,拆除了违法建设,道路铺上了砖石,规范了商户经营行为,使市场变得整洁干净。此前因受不了脏乱差环境而搬走数年的住户张雨声闻讯后马上搬回来居住,感受到了新变化,不变的是对区委、区政府无尽的感激和拥护。
该区在推进创园工作中,加快绿地建设和单位、小区庭院绿化补植工作。去年以来,该区新建复兴大道段、清水河段等多块街旁绿地,新增绿化覆盖面积5.6万平方米。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14年城市数字化管理工作综合成绩位居全市第一。
从硬件配套到公共设施,从小区环境到道路交通,从路面保洁到餐饮安全……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龙亭区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一个个蝶变的瞬间,也赢得了百姓良好的口碑和赞赏的目光。
志愿服务凝聚共建力量
场景三:10月11日上午,龙亭区文昌小学红领巾志愿者齐聚龙亭湖风景区,积极参与“橙丝带飘起来”志愿服务活动,向有车族宣传“拒绝车窗垃圾、倡导文明新风”公益环保活动的含义,并捡拾街道、绿化带、公园里面的烟头纸屑等杂物,从而美化城市环境,助力开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一幅城市与文明、干部与群众、家园与生活的共建画卷,从创文工作开展的那一天就在龙亭区铺展开来。
该区把开展志愿服务、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在全市率先动员公职人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实行书面和网上全员注册,实现公职人员与志愿者双重身份合一,促进职责与公益的融合。
9月9日,该区全面启动了“邻里守望·情暖龙亭”志愿服务活动,正式推出八大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即开展关爱空巢老人“邻里相伴”志愿服务,关爱留守儿童“邻里相携”志愿服务,关爱残疾人“邻里相扶”志愿服务,关爱老党员、困难家庭、农民工“邻里相帮”志愿服务,环境整治“邻里相助”志愿服务,文化体育“邻里相悦”志愿服务,文明行为“邻里相敬”志愿服务,平安创建“邻里相安”志愿服务。
文明的力量一呼百应。一时间,在龙亭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文明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近段时间,文昌社区孤寡老人艾连一直开心不已,每周都有志愿者来与他共度周末,解了他的寂寞之苦。
西门社区北仁义胡同的居民相互帮忙、互相照应蔚然成风,大家有难同担、有福同享,其乐融融。
中秋节前夕,该区卫计委、工信委、统计局等单位开展了慰问贫困群众活动,为100余户群众送去慰问品(金),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截至目前,该区实现注册志愿者3869人、成立志愿服务队81支,已组织1100名志愿者开展节日慰问、生活关爱等活动,反响良好,受到群众的普遍赞扬。
守望文明,共创幸福;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如今,每一名龙亭人都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着龙亭区以及这座城市的文明形象,以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丽开封。
《龙亭区:让文明的脚步印在每一个角落》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26838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