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09 08:51 我要投稿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为民造福的德政工程,创文的成果将直接惠及每一名百姓。创文究竟给我们的城市和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在创文大潮中,市民应该怎样做?11月7日上午,我市由30多名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市民考察团”来到西苑社区、汴京公园等处参观,他们通过所见、所闻、所感,切身体会创文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参观后,他们纷纷表示,创文确实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他们会以实际行动支持创文、宣传创文、参与创文。
“市民考察团”活动意义重大
作为一项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创文工作能深入有序开展,离不开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更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项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究竟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身处这座城市的居民最有发言权。如何让群众理解创文、支持创文、参与创文,只有让群众亲眼看到我市各单位、各部门为创文做出的巨大努力,创文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亲身感受创文的实惠,他们才会支持创文、参与创文。鉴于此,我市组织开展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考察团”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代表组成创文“市民考察团”,到创文工作先进典型区、办事处、社区、街道参观,希望他们通过切身体会,深刻感受创文的浓厚氛围和创文带来的切实效果,在全市掀起“人人支持创文、人人参与创文”的热潮。“市民考察团”活动11月7日正式启动,将一直持续到明年年底。该活动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创文指挥部办公室、各区配合,开封日报报业集团、市广播电视台等市属各媒体具体组织实施。
为了让“市民考察团”成员更具代表性,我市决定从全市公开招募“市民考察团”志愿者。“你想进一步了解创文工作,切实感受创文工作给我市带来的巨大变化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考察团’活动启动前夕,本报面向全市招募考察团成员,到创文工作先进典型区、办事处、社区、街道参观,通过实地参观,深刻感受创文的浓厚氛围和创文带来的切实效果。只要你热爱开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愿意为创文工作建言献策,都可以进行报名。”从11月4日开始,这样内容的报名启事迅速占据了《开封日报》的重要版面,很快就吸引了不少市民关注。
“我叫某某,我要报名‘市民考察团’。”“别把我的名字给漏了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考察团”活动征集志愿者的消息发出后,市民纷纷响应,踊跃报名参加,本报报名电话响个不停。最终,活动组织方挑选了30多名社会各界代表组成了“市民考察团”。这30多名代表既有普通群众,也有党员干部,还有在校学生。
在当天的活动中,五一办事处西苑社区、鼓楼区所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以及中医院和汴京公园的创文工作成效较为显著,考察团成员感触最深。“改变”和“想不到”是“市民考察团”成员口中重复最多的词语。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奋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每天都呈现令人惊喜的新气象。
和谐社区助力文明创建
鼓楼区五一办事处西苑社区是当天活动的第一站。
西苑社区始建于1993年,辖区面积0.3平方公里,其处于西苑社区的街心花园,整个小区西到黄河大街,南到魏都路,北到赵屯,分成A区、B区、C区、D区四个小区,现已建成住宅楼86栋,有住户3千多户、1万多人。辖区绿化占地面积480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0%,小区花园植被丰富、花草艳丽,有乔木、灌木等多个品种。
近年,该社区以建设现代新型社区为目标,积极开展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社区得到长足的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社区主任陈宝琴告诉记者,鼓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的基础建设,先后投入资金近120万元,对社区进行了改扩建和整体提升,为群众创造了一个办事方便、服务完善、环境优雅、文明和谐的综合型社区。2012年8月,社区完成党群综合体标准化建设,办公用房达800平方米,内部设有党员之家活动室、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劳动保障工作站、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此外,社区还有人民调解室、纠纷排查室、“悄悄话”室、爱心服务站、妇女权益维护中心,基本实现“四室、三站、一所、一厅”的规范化标准。社区建有8000余平方米的社区群众文化广场,有腰鼓队、旱船、大头、花篮、秧歌综合队、民族舞队、太极队、门球队、乒乓球队、空竹队、豫剧团队等15支文体活动队伍。广场内有各种健身器材以及门球、乒乓球、篮球、空竹等娱乐健身场地,为社区开展各种活动提供有利条件。西苑社区也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获了国家科普示范社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党群综合服务体精品工程等荣誉称号。
在群众文化广场,考察团一行看到,尽管当天寒风凛冽,仍然有不少居民在这里锻炼身体,一派热火朝天的运动场景,这里俨然已经成为群众娱乐、休闲、健身的好去处。陈宝琴告诉记者,借助这一有利资源,社区将这些群众自发性的团体组织起来,形成了13支有组织、长期性的活动队伍,并不断吸纳周边文艺爱好者和群众加入。社区经常利用节假日举办欢乐周末、消夏纳凉晚会、文体活动周等活动,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场文化,也为社区党组织凝聚党员群众起到了纽带作用。
俗话说:“认真办事能把事办对,用心办事才能把事办好。”西苑社区紧紧围绕社区服务的主题,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整合辖区各类社会资源,通过“定格、定人、定责”的工作模式,将党建、平安建设等一系列社会工作融入网格化管理工作当中,切实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着力提升居民群众参与度和综治管理服务水平。社区党总支把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主要任务,将社区楼栋分布、居民详细信息等内容全部录入电脑,实现信息化动态管理。同时,将辖区划分为4个一级网格、22个二级网格,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做到“身边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一般矛盾不上交政府”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
为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意识,西苑社区发动志愿者通过设立咨询台、志愿者服务站,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橱窗海报等形式,向居民普及文明和健康知识。此外,社区常设“四点半”课堂,为中小学生提供自习课堂。
为给居民创造优美的环境,社区创文小组多次组织志愿者清理社区环境卫生。社区工作人员还深入各居民小区,协助物业进行小区内的环境大整治。通过一系列的整治,社区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改善,居民对社区的这一工作给予了认可,并提高了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同时,社区在服务上狠下功夫,把关爱老年人的安康、提高老年人的满意度放在今年工作的首位,不仅组建了关爱老人安康志愿者服务队伍,而且完善了困难救助体系,为特困老人提供关爱服务。此外,西苑社区文明小组组织辖区妇女志愿者成立文艺队伍,每逢节假日,他们便会为辖区居民表演喜欢看的节目。为提高全民参与文明社区的创建,社区文明小组在重大节日举办“运动会”“猜灯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面提高社区的文明素质。
“创文工作是市委、市政府提高城市文明素养、提升开封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品位、让广大市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一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换句话说,广大群众才是创文工作的主体和受惠者,广大群众要主动参与,创文工作才能汇聚强大动力。”看到美丽和谐的西苑社区,“市民考察团”成员于慧泉感慨地说。
文明新风扑面来
在风光旖旎的包公湖畔,游人除了能感受到秀丽的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能见到许多特别的“景致”。为了进一步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鼓楼区依托包公湖景区这一有利平台,打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公园精心设置的各类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与景色融为一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传递着浓浓的“正能量”。
当天,“市民考察团”一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看到,这里以包公湖情人桥为宣传载体,公园内共设有12块公益广告展板,展板均采用仿古式设计,独具匠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核心内容依次呈现,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形成了集中而强大的宣传氛围。同时,主题公园内还设有“鼓楼好人榜”,榜上展示了鼓楼身边好人的简介和事迹,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他们的事迹更倡导身边群众向好人学习,弘扬社会正能量。
鼓楼区创文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主题公园的设计既不破坏包公湖景区原貌,更与景区完美融合,成为湖畔一道亮丽风景。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过往群众到这里游玩时纷纷驻足于此认真浏览,并留影纪念。看到一块块设计精美的展板之后,游客和市民不禁称赞,感受着这股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72岁的周先生是位退休老教师,他笑着告诉记者:“以前是早锻炼结束就回家,现在却习惯要到情人岛这里的主题公园转一转,乐不思蜀。”
寓教于园、寓教于景、寓教于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遍布公园每个角落、每件设施载体,成为公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市民考察团”成员张波表示:“用这种老百姓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文明新风送到百姓身边,让我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受到教育和熏陶,非常有意义。”
市中医院是当天考察活动的第三站。该院工作人员李松告诉记者,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始以来,市中医院召开全院 创文工作动员大会,按步骤、按节点推进创文工作。形成了一把手亲自主抓、文明创建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院各科室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规范员工行为、培育良好服务风尚,提升医院文明程度和职工素质,树立了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该院设立了“善行义举榜”,通过对善行义举的表彰展示,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该院投入专项资金一万余元建设了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志愿者统一着装,佩戴“文明使者”小红帽,站内提供热水、轮椅、雨伞、打气筒、针线包等便民服务,为病人提供及时、贴心的志愿服务。
同时,该院制作各类创文版面、条幅50余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此外,该院同顺河回族区东郊乡吴砦村建立帮扶关系,捐赠价值万元的清洁车、垃圾桶,为该村建设“美丽乡村”改善村民卫生条件提供了坚实保障。
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11月7日8时,参加“市民考察团”活动的王献就来到活动现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很多市民不自觉地都约束自己,让文明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各个小区变得整洁干净了。创文使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幸福感大大增强,这真是一项顺应民意的民心工程。创文的好处大家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我今天起了个大早,就是要用实际行动支持创文。”70多岁的王献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汴京公园,“市民考察团”一行欣喜地看到,体育健身区内,乒乓球台、篮球场、塑胶健身步道设施齐全,市民带着大球、小球,玩得不亦乐乎。在精心修筑的门球场,老年人正在这里悠闲地打着球,享受运动带来的幸福感。
今年4月30日改造完毕正式免费开放的汴京公园是2015年全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是开封市唯一一家免费开放的公益性市民公园,也是全市重点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公园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公园在大门口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旅游等内容,24小时滚动播出;公园还利用自身优势制作了高规格的仿古宣传栏,分布在公园主干道、小广场等各个显著位置,宣传内容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遵德守礼、文明旅游、文明公约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及“遵德守礼”的公益宣传,每个季度评选的文明职工事迹在“四德榜”里公示。中国开封第33届菊花文化节,公园布展了四处菊会景点,主席像广场主景点展示的就是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此外,汴京公园建立了志愿者服务站,为游客提供多项便民服务措施。爱心轮椅可供残疾人士和行动不便的游客使用。环卫工人爱心饮水点,为环卫工人无偿提供干净的饮用水。服务站还配备了雨伞、医药箱、血压计、气筒、工作台账及游客意见簿等,服务站设有专线电话,有专人接听和记录。
公园主任李大寨告诉记者,汴京公园全体干部职工都是志愿者,平时经常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汴京公园在毛主席像广场多次举办“关注残障儿童”、献爱心捐款的活动。公园在南门外、毛主席像广场摆设志愿者红色帐篷,开展了“橙丝带飘起来”文明交通、保护母亲河等公益环保活动。此外,公园还热心公益开展帮扶活动,邀请道德模范刘传真和她的爱心辅导站的孩子们到海洋馆游览参观,定期为爱心筑梦辅导站捐赠生活用品、衣物和节日福利。公园还组织志愿者去汴东社区开展义务劳动,为汴东社区制作创文宣传文化长廊,向居民宣传创文知识。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创文与每个市民息息相关,是一项需要人人参与的艰巨任务。参观结束后,“市民考察团”成员纷纷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他们说,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文明之花的绽放靠大家来努力。人人都来支持创文、参与创文,我们的城市一定会更美丽,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考察团”活动第一期文明让开封更美好》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27197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