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02 11:56 我要投稿
张登云故居门楼。 记者 赵文建 摄
张登云故居院落。记者 赵文建 摄
记者张苗苗报道 12月3日,经过多次实地调查走访,志愿者付保军等人在微信朋友圈发起对张登云故居门楼进行修缮的民间捐款活动,以此为契机,希望古城开封更多的名人故居能够得到完好保存。
张登云,河南汜水(今荥阳)人,1897年生,18岁考中秀才,1902年中举人,1905年由清政府保送到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从日本回国后,定居开封的张登云选择在距离工作地比较近的北太平街建宅,就是目前保留下来的这座四合院。张登云故居位于北太平街16号,已被列入“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张登云故居格局较为完整,是中原地区典型的中型四合院(三进院),院内共建有30间房屋,正厅内部仍大致保持近百年前的模样。
据民间文化保护志愿者付保军介绍,张登云故居曾是张登云和辛亥革命起义军总司令张钟端等人密议、联络法政学堂一大批进步师生参加推翻满清辛亥起义的地方,曾是张登云接待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和革命党人于右任的地方,也曾是厅长公馆,代省长公馆。还是在这里,张登云面对日军头子土肥原贤二的威胁利诱不为所动;张登云和他的日籍妻子樱田菊子在开封沦陷的初始阶段,接纳收容几十名年轻妇女,使她们免受惊吓、蹂躏之灾……
目前,张登云故居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已立碑为记。12月3日,记者再次走访张登云故居时,看到老门楼已经格外破旧。住在里边的老人告诉记者,由于年久失修,刮大风或是下雨时,门楼上的瓦片经常会掉下来。付保军说,目前张登云故居内有6户居民,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保护意识不强,该四合院已经成了大杂院,门楼更是年久失修。
付保军说,经过他和多位志愿者多次调研,并向市文物局等有关部门申报,在微信朋友圈发起针对张登云故居门楼修缮项目进行的民间自发性捐款活动。经专业古建公司的工程预算,修缮张登云故居门楼需要2万元,善款筹集完成后,将根据修旧如旧的古建筑修缮原则进行修缮。
“苏州等地已经有民间组织及个人参与到对古建筑的修缮,我们开封有这样好的历史基础,这样有故事的名人故居应该保留下来,让更多人来倾听开封的历史故事,了解开封的文化。”付保军说,民间文化保护志愿者发起这个活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企业及有关部门对我们身边名人故居的关注,吸收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民间文化保护及名人故居的修缮中来。
《开封志愿者发起民间捐款活动,以修缮保护张登云故居门楼保护名人故居 倾听开封历史故事》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30595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