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14 10:15 我要投稿
宋怀然在街头宣传环保知识。
村民向宋怀然赠送锦旗。
宋怀然为群众讲解环保知识。
几十年来,宋怀然一直坚持着倡导家庭美德、宣传环境保护、调解邻里纠纷的工作。这位七旬老人骑自行车在全国各省市行程46万公里,义务宣传讲解26400多场次,印发宣传资料24万份,听众达112万人次;带领“关爱地球,珍惜生命”环保志愿者协会植树65万株;多次在新闻媒体上刊发新闻报道文章;参与了400多起案件的庭审和调解工作。
一
听说宋怀然的事迹已有好多年,对他的名字熟悉,对他的事迹和他所写的文章也熟悉,遗憾的是一直无缘见面。几次想要采访他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实现,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近日,笔者再次前去采访,终于见到了他。走进宋怀然的家,简单布置的房间内堆满了资料、报纸、宣传页、书籍、奖状、奖杯……笔者与宋怀然面对面而坐,通过交谈,开始了解他精彩的人生历程。
今年77岁的宋怀然,家住杞县湖岗乡西娄店村。他热爱新闻报道,与新闻报道结缘,源于多年前的一次失火事件。
1989年10月的一天,村里的一家农户失火,宋怀然与几十名干部群众奋不顾身将大火扑灭。回到家后的宋怀然心绪难平,便拿起笔把当时救火的所见所闻写了下来,并将文章寄到了开封日报社,《开封日报》及时刊发了该新闻。从此,他走上了新闻报道之路。
“我是农民,农村的事我最熟悉,所以我写的都是农民的故事。”翻开宋怀然的发稿登记簿,笔者看到,哪家媳妇孝敬公婆、哪家邻里关系和睦、谁学雷锋做好事等都是他喜欢报道的内容。
宋怀然说,以前写稿时没有稿纸,就捡别人丢弃的烟盒、作业本;没有钢笔,就用铅笔头。为了省去乘车的费用,他去开封送稿时就骑自行车,80多公里的路程,他往往要骑上七八个小时。
1992年4月,宋怀然的女儿见他还穿着一双棉鞋,就给他钱让他买双单鞋。可宋怀然来到商店后,全买成了稿纸、信封、邮票等。
1995年3月的一天,宋怀然拉着麦子到湖岗乡下坡村磨面,得知该乡翟陵村不少农户种植烟叶收入可观,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发展特色农业的典型。于是,他撂下车就去采访。等他采访结束,面粉加工厂早已下班。
2002年农历大年初一,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宋怀然出发了。这一天,他走遍了杞县3个乡的10多个村庄,连夜写出《大年初一的杞县人》、《刘乡长值班》等5篇新闻稿件。
“虽然我不会用电脑,但现在有孩子们帮我打字,帮我将稿件发给报社,方便多了,我现在再也不用亲自往报社送稿件了。”宋怀然高兴地说。
春华秋实,正是怀着对新闻事业痴心不改的情怀,26年来,宋怀然多次在各级新闻单位发稿,并被县、市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
二
1991年夏天,宋怀然骑车去开封日报社送稿件。一路走来,田地里喷洒的农药及汽车排放的尾气刺鼻难闻。因天气炎热,途中,他想用河水洗把脸,发现河水乌黑,河面上满是垃圾,这让他开始思考农村环保的问题。从此,他立下宏愿,要义务宣传环境保护工作。
他搜集环保资料,自编了环保知识口诀、诗歌、快板,奔走于附近的乡镇集市、集会。后来,他又向兰考、通许、尉氏、太康等地的群众宣讲环保知识。
1994年5月,宋怀然得知杞县环保局举行环保知识竞赛,他积极参加并获得了一等奖。“县环保局领导得知我在农村义务宣传环保,就特聘我为环保宣传员。有了县环保局的大力支持,我宣传环保的信心和决心更大了。”宋怀然说。
除了在本地及附近地市宣传环保外,宋怀然还在每年的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至6月5日“世界环境日”期间,骑自行车出省进行环保宣传。
1998年6月,宋怀然骑车去外地宣传环保,在去贵阳的途中突遇暴雨。他穿上雨衣,怀抱宣传单,在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路边站了一个多小时。西南三省之行,他为两辆自行车更换26条内外胎,沿途回收废旧电池10万多节,演讲100余场,散发宣传单1万多份。
2001年4月,宋怀然决定骑车去北京,向沿途各地群众宣传环保知识。他靠卖粮食和废品筹集资金,编印环保知识宣传册近万份,然后经郑州、新乡、安阳、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等地到达北京。两个多月里,白天,他靠方便面、矿泉水充饥;晚上,他住乡村小店。在经过河北省定州市农村时,因乡村公路狭窄,为躲避迎面开来的大卡车,他连人带车摔进河里。幸亏路人及时抢救。在医院里,刚拔下针头的他强忍伤痛,把一页页被河水浸湿的宣传单展开晾干,忙活了一整夜。
2002年,宋怀然编印环境保护宣传资料2万多份,骑车到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在我去西部的途中,有10多个晚上住在无人的窑洞里……”途中的一次惊险经历让宋怀然终生难忘。5月25日,他正在陕西省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走着,从山上落下一块大石头,响声如雷,滚到他前面不远处,吓得他站在路边久久不敢动弹。
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活动中,2004年,他成立了“关爱地球,珍惜生命”环保志愿者协会,现已发展会员6400多名。他的老伴儿生病后,宋怀然外出宣传环保时不放心,就用人力车拉着老伴儿。
2011年,他将老伴儿托付给子女后,带着环保宣传材料和小展板到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周边的农村宣传环保。3个多月后,他回到家,看到老伴儿的病情严重,心里深感内疚。
20多年来,宋怀然骑坏了9辆自行车,为筹集义务宣传所需资金,他卖掉家里3600多公斤粮食、10余件家具和物品、6000多公斤废品。宋怀然热衷于环保宣传事业的执着精神,受到各级党政领导和群众的支持、帮助和鼓励。杞县湖岗乡政府特聘他为环境保护宣传员、农民通讯员,该乡按有关政策照顾他,刚开始是每月80元,现在是每月360元。为了便于宋怀然开展工作,该乡免费为他安装了电话,订了报纸。“我现在骑的这辆自行车还是杞县广播电视局奖给我的呢。”宋怀然一脸自豪。
由于宋怀然成绩突出,2001年5月,他受到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秘书长方建文的接见。2005年11月,宋怀然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提名奖,在人民大会堂接受颁奖,并与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合影留念。2011年,宋怀然所倡议的“修建卫生粪便池与沼气池,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三等奖。2012年3月,他入围由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等6部委联合主办的“2010~201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2012年11月,他获得环保部设立的环境保护奖项“地球奖”,并获得省环保部门核准颁发的“爱我开封绿色卫士”荣誉称号。2014年6月,宋怀然再次荣获中华宝钢环境优秀奖。
三
2005年11月,宋怀然将获得的“福特汽车环保奖”提名奖5万元奖金,全部用于修建该村的环保粪便池和沼气池,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以前,农村卫生条件差,旱厕里蚊蝇乱飞,容易传播病菌。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危害健康。”宋怀然说。
2011年,宋怀然将获得的“福特汽车环保奖”三等奖10万元奖金,用到了该村及邻村修建沼气池和环保粪便池上。经过宋怀然及“关爱地球,珍惜生命”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共同努力,当地保护水资源的积水卫生粪便池和沼气池修建的工程项目取得成效,现已修建积水卫生粪便池745个、沼气池479个。为巩固环保成果,他对全乡4个沼气池示范村的40个环保模范家庭每家奖励100元,还给本村140多户村民发放水桶、扫帚、铁锨等,用于清扫垃圾、保护环境。
宋怀然激动地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下一步,将在邻近乡镇再建积水卫生粪便池1000个、沼气池800个。”现在,农民利用沼气做饭、取暖、照明、洗澡,不仅干净卫生、安全无毒,还能废物循环利用,节约能源。
2015年9月,宋怀然在宣传环保时来到杞县官庄乡孙庄村、竹林乡郑寨村等地,因这些村庄处于三市交界处,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群众文化生活落后。不少群众想跳广场舞健身,但因没有音响设备,愿望不能实现。宋怀然了解这一情况后,就为这些村庄购买音响设备等器材,让群众能够快乐健身。近年,宋怀然还资助本村及邻村的特困大学生每人每年200元,目前已有12名特困大学生得到他的资助,他还向本村的困难户、五保户赠送电风扇26台。
宋怀然的家庭并不富裕,他和老伴儿靠两亩责任田维持生活。2008年,老伴儿生病后,生活不能自理。2011年,他获得的“福特汽车环保奖”三等奖10万元奖金,本可以更换一台彩电,购买一些家具和生活用品,但他却把奖金全部用在了环保事业上。
对于宋怀然的义举,有人不理解,还有人说他傻。可他却说:“现在党的政策好,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很满足。能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是我今生的追求,只有环境好了、环境变美了,乡亲们才能更健康,过得更舒适,生活得更幸福。”
四
由于宋怀然在当地小有名气,有一定威望,30多年来,不论谁家出现矛盾、邻里之间出现纠纷也常请他去调解。因在群众调解中的良好口碑,2008年宋怀然被杞县人民法院特聘为人民群众陪审员。
参加陪审工作8年来,宋怀然先后参与400多起案件的庭审、调解工作,使不少家庭破镜重圆,也让不少积怨颇深的乡邻握手言和。在当地群众心中,他是一名称职的“编外法官”。
2010年6月,杞县人民法院圉镇法庭受理了一起离婚案件。在陪审过程中,宋怀然及承办法官发现双方当事人夫妻感情并没有彻底破裂,矛盾是因为双方长期分离、相互猜疑造成的。宋怀然了解情况后,充分发挥自己调解邻里纠纷的特长,苦口婆心地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给他们讲解夫妻间的相处之道、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使女方消除怀疑,男方也主动办理了撤诉手续。事后,这对夫妇十分感动,含着眼泪说:“宋大爷,要不是您和法官的耐心调解,我们这个家就真的散了。”
2013年6月,杞县人民法院圉镇法庭通知宋怀然陪审一起矛盾纠纷案件,宋怀然二话没说就同意了。来到法庭,几位法官发现宋怀然是蹬着三轮车来的,车里坐着其患病的老伴儿。当时正是麦收秋种的时节,宋怀然怕影响儿女们干农活,把老伴儿一人丢在家他又不放心,只好骑着三轮车把她带来。看到这个情景,几位法官都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2014年3月,宋怀然在杞县官庄乡黄岗村宣传环保时了解到,该村两户村民因宅基地问题产生矛盾,积怨很深。宋怀然了解详细情况后,分别找到两户人家做思想工作,讲远亲不如近邻,又给他们讲“六尺巷”的故事。通过一天苦口婆心的调解,两户人家终于想通了。后来,两户人家一起来到宋怀然家表示感谢:“要不是您,我们两家的纠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解决,谢谢您了。”
宋怀然在法院陪审、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方面的出色表现,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并多次受到杞县政法委、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表彰。
采访快要结束时,笔者问宋怀然:“您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辛苦,累不累?”他笑着说:“我就是闲不住,能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比什么都强。趁身体还健康,我想多做点事,能让社会多一分和谐、生活多一分美好,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
(本版图片由刘俊才 王继光 摄)
《宋怀然:一位农民的环保梦想》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31483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