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08 16:23 我要投稿
张金鹏,河南省优秀党支部书记、十大科技致富能手、平安建设先进工作者,开封市劳模。
十里铺社区位于顺河回族区东部,20多年前是有名的“问题村”“落后村”。张金鹏自1988年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一边带领干群铺路、修桥、打井、建学校、装路灯,一边狠抓特色种植产业,发展高效示范园区和订单农业,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路。他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主线,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机制建设,干部队伍从未出现违纪、违法现象。他注重和谐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向上的社区文化,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30余年无一例非法上访和刑事案件。
张金鹏上任之初,该社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很差,晴天尘土飞扬,雨雪天泥泞不堪,夜里黑咕隆咚。为了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张金鹏克服重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带领大家整修了2000多米长的道路,修建了路侧排水沟,新建了村委会办公楼和健身广场,为社区所有街道安装了路灯,并带头捐款修桥、打井、建学校,逐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如今,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连接着村里的每一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社区义务巡逻队风雨无阻地进行治安巡逻,解决邻里纠纷,平安建设成效显著。
十里铺社区群众多种植蔬菜,但种植方式落后,经济效益低。张金鹏在充分调研后决心走科技兴蔬之路。他多次组织群众到山东寿光参观,开拓思路,学习技术,引进新品种,发展高产高效蔬菜种植业。通过争取上级资金和群众集资,十里铺社区建成了拥有36座大棚、占地130多亩的高效示范园区,以先进的滴灌技术实现水肥合一。引进的以色列优质小黄瓜、彩椒、小番茄等新品种先后试种成功,亩均收入达1.4万元,是普通塑料大棚收入的4倍。
为了解决好持续发展问题,张金鹏每年都邀请省、市农业专家给群众授课,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他积极探索订单农业,成立专业合作社,与食品企业签订协议,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集中连片发展特色种植,直接为群众增收120多万元。目前,该社区已形成以高效示范园区为依托、辐射全社区的科技服务网络,建成“三高”农业和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科技示范社区,所种蔬菜远销国内外,全体干群也步入了致富快车道。
多年来,张金鹏坚持多渠道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经常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每月坚持召开党支部会议和群众代表会议,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使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他把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机制作为根本性工作来抓,从1983年起就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全部实行“两委共商、党群公决”制度,由社区“两委”研究制订方案,党员和群众代表共同举手表决,充分保障了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力。
张金鹏高度重视村务公开制度,坚持“党务、居务、财务”每月公开,定期把群众最关注的财务收支、征用土地、建房审批、公益建设、计划生育、低保医保等一一上栏公示,既让广大群众了解社区工作动态和家底,又约束了干部的行为,使社区呈现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良好发展趋势。
张金鹏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社区修建了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安装健身器材供群众开展健身活动;定期组织文化下乡活动,为大家放电影,组织豫剧演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持续开展“五好”文明户、好儿媳、好公婆等评选活动,营造健康和谐的社区文化;针对婚丧事大操大办之风成立红白理事会,统一管理区内红白事,倡导了勤俭节约的新风尚。
2007年,省政府决定在开封东郊建立大学变电站及暗渠配套设施,但因选址面临群众抵触准备撤销该项目。张金鹏多次主持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对有顾虑的群众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服,最终保障了投资1.49亿元的大学变电站顺利建成,开封东北区的电力也得以稳定。
在他的带领下,十里铺社区党支部多次获得市、区先进党支部称号,社区也先后获得省级生态村、市级文明村等荣誉。
《走顺河 学榜样:带领群众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记顺河回族区十里铺社区党支部书记张金鹏》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34941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