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本地社会 >

2015十大新闻人物:引领前进方向 推动社会发展

[摘要]抗战老兵安文远: 去北京参加阅兵 记者鲁振虎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当日11时许,被阅兵指挥部遴选为支前模范组参加阅兵的抗战老兵代表安文远和其他受阅人员一起,乘车随分列式队伍经过...

抗战老兵安文远:去北京参加阅兵

记者鲁振虎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当日11时许,被阅兵指挥部遴选为支前模范组参加阅兵的抗战老兵代表安文远和其他受阅人员一起,乘车随分列式队伍经过天安门广场。

安文远对记者说,他乘坐的是8号车,车上乘坐的都是支前模范阅兵代表。他的座位在车辆西侧第二排,车上有14名支前模范代表。他们这支“抗战老兵”方阵由300余名抗战老兵、英烈子女、抗战支前模范组成。安排抗战老兵受阅,充分体现了全国人民对抗战老兵的敬重、对抗日英烈的敬仰、对支前模范的敬意。

安文远说,随着“分列式开始”命令的下达,他所乘坐的检阅车缓缓启动,行进在受阅方队最前面。当检阅车到达天安门广场时,他看到观礼台上的不少观众站了起来,挥动着国旗、鼓掌向他们致敬。

全市环卫工人:城市最辛苦的美容

记者王兰兰

每年365天,无论阴晴雨雪,他们没有一天间断过工作,他们就是城市最辛苦的人——环卫工人。

环卫工作不仅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而且工作时间很长。记者跟随环卫工人采访时发现,每天2点多,环卫工人就得起床,6点前就得清扫完自己负责的路面,然后开始路面的保洁工作,每天的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

环卫工人的辛勤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尊敬,不少爱心商家和单位向他们送去关爱和温暖。为了解决环卫工人喝水难题,自2012年起,汴梁晚报连续4年推出“关爱 从一杯水开始”爱心公益活动,号召沿街商铺、企事业单位、银行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饮水点。众多爱心商家和单位设立爱心饮水点,赠送手套、口罩、健康礼券、保温杯等,更有一些商家为环卫工人提供早餐和午餐。市委书记吉炳伟看过《汴梁晚报》的报道后表示,爱心商家的行为值得表彰,是满满的正能量。

村官于来政:带领村民致富引起市委书记关注

记者张苗苗

通许县长智镇岳寨村党支部书记于来政带领村民外出考察,引进了品质良好的苹果品种,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目前,岳寨村苹果树种植面积有2400亩,占耕地面积总数的92%,年亩均效益在10000元左右。如今,村里家家户户种苹果,村民年收入过万元,村里形成了苹果采摘、贮藏、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链条,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于来政带领村民致富的事引起了市委书记吉炳伟的关注。今年7月1日、2日,市委书记吉炳伟来到岳寨村驻村调研,在与村民一起讨论如何做强、做大苹果产业时,吉炳伟指出了岳寨村发展、壮大苹果产业的四个关键。

8月13日,在2015“河南最美村官”的评选中,于来政荣获“河南最美村官”称号。如今,于来政和往年一样,指导村民修剪处在休眠期的果树、翻土培肥,为来年果树的旺盛生长打基础。

国际记忆大师周莹:引发市民对一个行业的认知

记者张苗苗

我市26岁的周莹在第24届世界脑力锦标赛中,以60分钟内正确记忆1054个数字,一小时内正确记忆13副打乱顺序的扑克牌的成绩获得了国际记忆大师的荣誉称号,成为我市首个国际记忆大师,这一消息引起了不少市民对脑力记忆、世界脑力锦标赛的关注。

周莹所参加的第24届世界脑力锦标赛在成都举行,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278名选手参加,此次赛事共设10个标准项目,包括记忆人名头像、二进制数字、马拉松数字等。选手分为儿童组、青年组、成年组、老年组4组展开比赛,其中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仅有9岁,最年长者为76岁。

通过对周莹的采访报道,记者和读者一道对这项脑力运动赛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扩大了这项国际脑力赛事的知名度和熟识度,也激发了不少市民学习脑力记忆的兴趣。

干部李颢:砥砺奋进造福百姓

记者牛爱武

李颢,现任顺河回族区建设局党委书记。

近几年,融资难题成为我市的发展瓶颈。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李颢带领同事们以舍我其谁的胆识和敢为人先的气魄,抢抓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机遇,仅用18天就完成了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工作,于最后一刻跻身国家开发银行统贷统收项目,最终在全省138家参审单位中后来居上、脱颖而出。

去年,李颢为该区土地征收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争取到5.3亿多元15年期开发贷款;今年,再次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评审,4.8亿多元25年期开发贷款即将到位。

在争取国开行贷款时,他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钻研相关知识、完善相关资料,奔波于20多个省市部门之间,边学边谈边办,手机打得发烫,腿脚跑得发僵,嘴巴说得发麻。在惊险闯过第一关后,他们又发扬“钉钉子”精神,倒排工期、砥砺奋进,多次赴京争取支持,一关一关地闯,终于摘回了硕果。

李颢工作起来简直不要命。他说:“在我这个年龄就是玩命干的,毕竟脑子不那么好使了。”有一次他办了住院手续,但一个多月后,他依然忘我工作,只有夜里才会去医院输液。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王英杰:开办道德讲堂弘扬传统文化

记者张璋

王英杰原是一名商人,但他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存善心、行善事,常年捐资助人;并倾其所有,创办了河南省唯一一座公益性道德讲堂——开封敦复书院,为公众塑造了一座“精神殿堂”。

2015年10月13日下午,在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上,开封敦复书院院长王英杰荣获“全国助人为乐模范提名奖”。2008年8月,王英杰拿出经商近30年积攒下来的1000多万元,建成了河南省第一座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公益性道德讲堂。成立至今,书院共举办大型讲座48期、固定道德讲堂35期,长期培训班5期,来自全国各地30多万人曾在书院接受文化熏陶和道德洗礼,带动了全国多地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10月14日下午,市委书记吉炳伟会见了载誉归来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王英杰,并赞扬其创办的敦复书院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上所作的突出贡献。

“毛衣奶奶”李鸣:引起央视关注的开封老人

记者汪元蒙

李鸣,古城开封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老人,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6年间默默织就300多件爱心毛衣,为上百位孤残儿童送去了关爱和温暖。“毛衣奶奶”李鸣的行为经本报报道后,迅速引起各大媒体的关注,最终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向全国观众讲述发生在古城开封的大爱故事。

“我母亲本想亲自去看看那些孩子,但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只能通过亲手织就的毛衣表达对孤残儿童的关心。”李鸣老人的儿子袁先生在多次谢绝记者的采访时表示,“我母亲曾多次表示,自己做的事太小,不值得报道和宣传。”

正是老人的这一不求任何回报的坚持,向社会传递出来不一样的正能量。她的事迹被本报采写报道之后,其爱心举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直至通过新闻联播走进全国观众的视线,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爱心奶奶”刘传真:感动全国的“最美家乡人”

记者汪元蒙

一位身患重病的老人,用自己微薄的养老金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搭建了一个学习生活的“筑梦爱心辅导站”,为在此学习的孩子提供免费吃住、免费辅导,老人却偷偷上街捡拾垃圾以补贴日常开销。“爱心奶奶”刘传真事迹经本报报道后,引起了市民的大加赞赏并得到全国读者的认可,刘传真被评为全国“最美家乡人”。

15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刘传真见到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面临的难题,也让她产生了开办“筑梦爱心辅导站”的想法。15年来,100余位学生从她的“筑梦爱心辅导站”走向社会,数十位学生考上高等学府深造。

刘传真被评为“顺河回族区道德模范”“开封市十佳母亲”“感动开封十佳人物”“助人为乐好人”等。在本报联合阿里巴巴公益活动寻找“最美家乡人”时,她的事迹感动了全国的读者,被评为全国的“最美家乡人”。

因公牺牲民警宋曙光:丹心照日月曙光映警徽

记者王淳

今年7月2日10时许,正在杏花营镇榆杏大街上对沿线店铺进行消防检查时宋曙光突然感到头晕,剧烈的眩晕让他无法继续坚持工作。无奈之下,他到附近的一家药店买药,药店老板杨红宾为宋曙光测量血压后,发现他高压达170(毫米汞柱)。

眼看宋曙光气色不对,杨红宾硬拉着他到附近的杏花营镇卫生院就医。就在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抢救宋曙光时,宋曙光却掏出手机递给医生说:“您帮我拨个电话,我要向领导请假。今天,我完不成领导交给我的任务了。”还没等医生拨通电话,宋曙光就陷入了昏迷,虽然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但宋曙光还是因病情严重牺牲了。

宋曙光牺牲后,许多辖区群众都悲恸不已。在担任辖区民警6年的光阴中,宋曙光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为辖区群众撑起一片平安的天空。在送别他的追悼仪式上,数不清的辖区群众满含热泪,高举着写有“丹心照日月,曙光映警徽”的条幅,送别宋曙光这位群众的贴心人、人民的守护神。

肝硬化晚期患者黄广文:勇救溺水者感动中国

记者万廷化

今年8月22日,祥符区肝硬化晚期患者黄广文突遇少年溺水。情急之下,黄广文连衣服也没脱就跳进水中,拼命将溺水少年托出水面并向岸边游去。该少年的身高并不亚于黄广文,黄广文好不容易游到距岸边1米多远处时,已是体力不支。此时,他用尽力气将少年推向岸边,随后,自己才挣扎上岸。

因为跳水救人,8月26日晚,黄广文突然发烧、腹疼难忍,第二天被家人送到了医院。其主治大夫十分震惊,因为黄广文肝腹水症状严重,免疫力非常低,正准备接受肝移植手术,要特别注意休息,避免受凉,就连慢跑都有生命危险,更别说跳水救人了。此前,黄广文因病情加重已先后住院8次,对他来说,跳水救人无异于自杀。一位朋友埋怨他不该冲动,黄广文却说:“人命关天,当时,我根本就没时间多想,只想把人救出来。”被救者家人探望黄广文时要留下数千元表示感谢,却被黄广文婉言谢绝。而与此同时,为了治病,黄广文早已花光了多年的积蓄,已无力承担高额的肝移植手术费。

得知他的事迹后,各级媒体纷纷对其进行报道。短短数小时,@央视新闻的点赞数就已过万。各地网友纷纷跟帖评论:“河南人民好样的!”“满满的正能量!”


《2015十大新闻人物:引领前进方向 推动社会发展》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39046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