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本地社会 >

杞县剪纸:雕花窗下飞红影 纤纤妙手剪春风

[摘要]剪纸作品 向剪纸爱好者传艺 剪纸作品 剪纸,作为一门传统手艺,在民间已经流传千年,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汉族传统艺术,它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

res01_attpic_brief

剪纸作品

res07_attpic_brief

向剪纸爱好者传艺

res04_attpic_brief

剪纸作品

剪纸,作为一门传统手艺,在民间已经流传千年,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汉族传统艺术,它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杞县剪纸是我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之一,2009年申报成功。作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胡书清对剪纸有着怎样的情怀呢?

“六月,骄阳似火”说得一点儿也不假,6月中旬,记者前往杞县专程采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杞县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胡书清。当天暑气难耐,在通往杞县县城的乡道上,记者遇到一个集市,室外气温有三十五六摄氏度,摆摊的乡民一早占去了阴凉的摊位,但高温丝毫没能阻挡乡民们到集市上采购生活必需品的脚步。上个月家里大儿媳妇刚生了一对龙凤胎的郭大妈正骑着自己的农用三轮车在集市上东瞅西望,像是在寻找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

跟随郭大妈的身影,记者在一个卖虎头鞋的摊位前停下了脚步。听郭大妈说,6月下旬,家里的龙凤胎要做满月宴,她想要为孙子孙女各添置一双漂亮的虎头鞋作为满月礼。为了寻找这份满月礼,她每个星期都到集市上,听说哪里有卖虎头鞋的就往哪儿去,其间她也找到了几双绣得漂亮的虎头鞋,但都不满意,她想要的虎头鞋,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花样,这些花样出自民间剪纸艺人之手,然后由针法好的老太太比照花样一针针亲手绣出来,而不是市面上大量出售的冰冷的机器做出来的花花绿绿的虎头鞋。

仔细查看虎头鞋的花样,郭大妈还是不太满意,但她勉强买下了两双,一是因为离孙子孙女的满月宴越来越近,二是因为卖虎头鞋的老太太和之前她询问过的卖主一样,都说如今依照剪纸做虎头鞋花样的人越来越少了,为了方便省事,大多数虎头鞋前面的花样都是买市面上机器制作的现成的,直接缝上去的。

和郭大妈一样,虎头鞋一度也是杞县剪纸“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胡书清每次赶集的必购品。“我买虎头鞋,纯粹是为了收集虎头鞋前面的剪纸花样,虎头鞋是机绣的还是手绣的,我一眼就看出来了;鞋子前面的花样是剪纸花样还是机绣花样,我的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胡书清说,如今,她收藏的虎头鞋有一万多双,虎头鞋鞋头花也有万余对。

是的,打胡书清记事儿起,每个农闲的冬天,奶奶、母亲都是在剪纸、绣虎头鞋和肚兜,剪纸对她而言有一种别样的温暖和爱意。今年50岁的胡书清说,自己十来岁时,那时家家户户还没有电视机,做针线活儿成了农家妇人打发冬日时光的主要方式,也是不少妇人补贴家用的生存技能之一。

吃过晚饭,一家人围坐在床上,母亲左手拿着纸张、右手拿着剪刀,利索地剪着她想要的花样,一会儿工夫,可爱的小青蛙、灵动的小老虎、栩栩如生的小鸟便呈现在面前。对于剪纸,胡书清觉得是件格外神奇、有趣的事儿。

“因为母亲剪啥像啥,照着她剪的花样做出来的虎头鞋、肚兜等小孩子都很喜欢,慢慢地,三邻五村的乡亲们都托人来找我母亲要剪纸花样。”胡书清说,母亲是她剪纸的启蒙老师,而父亲在她剪纸的道路上也发挥着不小的作用。当时,父亲在学校教美术课,可以说打小她就接触到了一些美术知识,这为她剪纸构图、创作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手工制作的虎头鞋、肚兜逐步被机器制作的鞋子、肚兜所取代。母亲的剪纸作品也少了,而新兴起来的婚嫁现场成了剪纸的好“去处”。14岁开始,胡书清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为结婚的新人剪有祝福寓意的纸样,为做寿的老人送上寓意高寿的剪纸作品。“女方家里陪送的嫁妆上要盖大红的剪纸,上面剪成对的鸳鸯,男方家里要处处贴上大红喜字。”胡书清笑着说,为每对新人剪纸,她的心情都非常喜悦,看到自己手里的剪纸扮靓新婚家庭的角落,她打心眼儿里高兴。

参加工作直至结婚后,胡书清都没有放弃剪纸爱好,爱人也比较支持她。1988年,在一本书刊上,她的爱人无意间看到一条举办中国首届民间剪纸大奖赛的消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胡书清向组委会寄去了自己创作的《母子情》《娃娃嬉鱼》等剪纸作品。让她没想到的是,其作品成功入围,还获得了优秀奖,后来组委会给她寄来了证书等作为纪念。

“这给了我不小的鼓励,之前只是身边的朋友、乡亲们觉得我的剪纸好,但好在哪里,大家也说不出来,通过参赛,评委老师对我的剪纸作品进行了点评,我从点评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剪纸作品的出彩之处与不足之处,同时也接触到了外面的剪纸艺人及其剪纸作品,从中学到了更多的剪纸知识。”胡书清说。

从那儿以后,看见哪儿有剪纸比赛,胡书清都会报名参加,也收获了不少奖项。2000年3月,她的《百寿图》《九龙寿》等作品获得了我市五县美术展的一等奖;同年10月,她的《红楼十二钗》《百福图》《百禄图》在我市民间艺术旅游纪念品博览会大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002年10月,她的《百福图》在我市旅游文化节民间美术大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005年10月,河南都市频道为她做了专题报道,同年,她的作品《吉祥佛》《喜娃送福》《百子图》等被北京、郑州等地的剪纸收藏家收藏,她本人入选《中国民间文艺家大辞典》《中国当代民间工艺名家名作选粹》《海峡两岸美术名家精品展》等书。

“但这个时期的剪纸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剪纸是为做虎头鞋、肚兜提供花样,为新人增添喜气,21世纪初期的剪纸逐步由实用性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性的东西,有收藏家收藏,也有旅游爱好者作为纪念品进行采购,但真正的手工剪纸逐渐少了,市面上出现了更多的机械印制的剪纸花样。”胡书清说,市面上大量易保存、便于携带的塑料材质的剪纸花样让坚持了30多年手工剪纸的她有些迷茫了,她不知道老一辈的剪纸会不会就这样淹没在现代的机械制品中,更不知道自己的剪纸之路还能走多远,但她坚持把这门手艺传给自己的女儿,如今女儿杜和芳在她的严厉教导下,已经成为新一代的剪纸名人。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杞县成立了民间剪纸艺术协会,对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保护和进一步拓展。随后,在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让民间剪纸艺人看到了曙光,胡书清也是从这里再次出发的。

2009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申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在杞县的胡书清得知这一消息后,把家里几辈人的剪纸作品进行了汇总申报,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杞县文化馆等相关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功将杞县剪纸列入我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她本人也成为杞县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

“更多的时候,我在剪纸创作中感受到的是我们民间祖祖辈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种满怀喜悦的心情是任何冷冰冰的机器无法创造出来的。”胡书清说,自己成为杞县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之后,慕名而来求剪纸的人多了,前来拜师学艺的人也有不少,对于真正热爱剪纸艺术的人,她会真诚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剪纸知识及技巧,对于那些想要冒她的名妄图通过剪纸谋财的人,她多是给予谆谆教导。她希望真正的剪纸艺人能够沉下心来,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脉络,让剪纸艺术传承下去。



《杞县剪纸:雕花窗下飞红影 纤纤妙手剪春风》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48506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