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本地社会 >

骊靬古城今犹在 汉明长城卫走廊

[摘要]每座古城,穿越历史的风沙抵达我们,都讲述了某种文明经历的生死劫难。丝绸之路之河西走廊段是中国古城遗址最密集的地区,农牧民族的两千多年争战,丝绸之路的兴废,绿洲和沙漠的无常变迁,都记载在古城盛衰的故事里。 在河西走廊有这样一座城市,可能对很多...

每座古城,穿越历史的风沙抵达我们,都讲述了某种文明经历的生死劫难。丝绸之路之河西走廊段是中国古城遗址最密集的地区,农牧民族的两千多年争战,丝绸之路的兴废,绿洲和沙漠的无常变迁,都记载在古城盛衰的故事里。

在河西走廊有这样一座城市,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大家却经常忽略她悠久的历史,这座城市就是金昌。金昌市发展时间不长,因盛产镍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的镍都”。虽看似1981年才开始的辉煌,却是从数千年前就已经孕育着人类文明。

这里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世外之境,这里更有美丽、神秘、悠远而厚重的历史。商周时期,为西戎牧地,春秋战国至秦,月氏族驻牧于此;汉初,属匈奴休屠王辖地。从西汉武帝起,先后置鸾鸟、番和、骊靬、显美、焉支等郡县,历经兴衰更替,凡千余年。

金昌南接武威,西连张掖,既是军事要地,又是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在丝茶之路上一直处在“通货羌胡,市日四合”的重要位置。在这里建佛寺、雕佛像、大兴佛教,目的就是感化与汉族杂处的少数民族,保全“都会万里”的丝路重镇凉州。

6月9日,“一带一路 茶和天下”汴梁晚报记者万里寻访丝茶路大型文化主题报道特别报道组一行抵达金昌,探寻发生在这座古城的盛衰故事和千年文明。

2015年,筹划7年的国际巨制、成龙主演的《天将雄狮》称冠春节档,电影讲述的是西汉汉元帝年间,西域都护府大都护霍安遭奸人陷害,发配至雁门关外修城。恰在此时,罗马将军卢魁斯也护卫着遭到哥哥迫害的罗马小王子逃命至雁门关外。双雄在西域大漠相遇。这部充满神奇色彩的超级巨制,神秘的故事设定并非空穴来风,特别是影片中涉及的神秘罗马军团在历史上有据可考。电影故事的发生地就在甘肃省永昌县的骊靬古城,电影的上映使“骊靬”一度成为热搜词。

当天下午,在永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闫文俊的带领下,特别报道组一行从永昌县城驱车向西南寻访骊靬古城。

据闫文俊介绍,骊靬村历史悠久,又名者来寨,汉时为匈奴折兰王所在地。汉武帝开拓河西走廊设酒泉、敦煌、张掖、武威四郡,河西纳入汉朝疆域。公元前50年左右,汉朝设骊靬县,前后隶属张掖、武威二郡,是河西建置较早的古县之一。后经唐宋元明清兴废更替,凡千余年,此地均设驻军营地。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53年,古罗马帝国三大执政官之一的克拉苏率4万多大军东征帕提亚(今伊朗一带),兵败叙利亚草原卡尔莱,其长子普布利乌斯率第一军团数千将士突围后,竟然神秘地失踪了。与此同时,一支神秘的罗马军队出现在中国西汉版图境内,后又再次神秘消失。

据学者考证,金昌的永昌是古代罗马人到达东方最远的一站。公元前1世纪末年,汉王朝发生了一件极其特殊的大事,即在公元前53年至公元前36年间,一批自称是骊靬人的异族从西域内迁,归附西汉,汉王朝将这批异族安置在骊靬苑,并将者来寨从番和县分割出来建立骊靬县,他们就是永昌县历史上的骊靬人。

正如我国最具权威性的百科全书《辞海》在骊靬条目中诠释的那样:“骊靬,古县名。西汉置,西域骊靬人内迁居此,故名。”历史证明,河西走廊曾经有过一座罗马城,这罗马城是为古罗马降人而设。

在广袤的旷野中,一条笔直的新修公路通往祁连山脚,位于雪山下的骊靬古城时隐时现。路的两侧,赫然矗立着数百个高耸挺立的罗马柱,这些花岗岩精心雕琢的欧式柱子,每根高6米、直径0.8米。据介绍,这条与骊靬古城配套的罗马柱景观大道,叫骊靬大道。这样规模的罗马柱群,世界上绝无仅有。

骊靬人真正的遗址——骊靬古村就在古城旁边的者来寨。者来寨始建于公元前36年,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城市和军事要塞,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融合性典型城市。现在,者来寨还有历史留下的一段残垣断壁,长30米、底宽4米,现存高度近4米。斑驳的残墙上长着蒿草。这段残垣断壁是骊靬历史的产物,它诉说着这里曾经有一段震撼人心的历史存在,以至于它留给我们的历史悬念今天仍然动人心魄、回味无穷,使人浮想联翩。目前,骊靬古村已经被围护起来加以保护,古城墙正中竖立一石碑,上面刻着“骊靬遗址”四个大字,背面刻有碑记,叙述了骊靬建县的经过和历史。者来寨大路右方高台上建有一罗马风格的方亭,上刻“骊靬亭”,亭正中立有一大石碑,上刻“罗马东征军归宿碑记”。采访中,我们遇到一位金发碧眼、器宇轩昂、迥异于普通国人的骊靬人罗英,他是骊靬村古罗马人后裔。据他介绍,时至今日骊靬依然生活着很多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跟他一样具有欧洲人体貌特征的人群,他们民风独特,却说着汉语,世代在此繁衍生息。

骊靬,历史留给永昌的一笔丰厚独特的文化遗产,这个在历史河床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名字,透过层层迷雾,闪出了它耀眼的光彩。永昌县的骊靬文化作为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最早见证之一,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中国的对外开放推到了2000年以前,充分显示了大汉文化的博大厚重和华夏民族吸纳百川的伟大胸怀。骊靬是西汉时东方文明和西方古罗马文明交融点之一,也是丝绸之路多元文化的具体反映。

从永昌县城出发,经金川西村,过圣容寺,特别报道组一行看到了壕式汉长城和土筑夯打的明长城。闫文俊告诉记者,永昌县境内的汉、明长城约80公里,东起永昌县与民勤县交界的大口子,西止永昌县与山丹县交界的绣花庙,部分地段的明长城是在汉代长城的基础上补修而成。现残存明代烽燧6个、城障4个。明代长城、城障在明代主要是为了防备蒙古旧族(俗称鞑靼)的侵扰。据专家考证,永昌县境内的长城,多为明代新筑或补筑的明长城,途经朱王堡镇、水源镇、河西堡镇、城关镇、红山窑乡等乡镇。

采访中特别报道组一行遇到了几位金昌人,据了解,他们是金昌市登山协会的,同样也是汉、明长城保护志愿者。其中一位志愿者陈杰告诉记者,永昌县境内汉、明长城历经沧桑岁月,加之长期遭受自然风蚀、洪水冲刷及人为破坏,毁坏严重。喇叭泉、双豁路滩、绣花庙地段的长城占永昌长城的70%以上,大多处于自然条件恶劣的戈壁滩,部分长城已被沙漠所覆盖。1981年,永昌县境内汉、明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被定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城关镇金川西村、河西堡镇青山堡村、毛卜喇村、月牙湖村四处树立了文物保护标志碑。

从金川西村,过圣容寺,再到毛不喇村,在耀眼的阳光下,这条曾经的丝绸之路繁华不再,马队厮杀和驼队铃声已经远去,残缺不全的长城仿佛向我们诉说着曾经发生的历史。置身汉、明长城之间,仿佛听到了丝绸路上两军对垒的隆隆炮声,看到了漫漫沙翰军卒报警的腾空狼烟,体味到了万民修筑长城的人喊马嘶,领略到了长城天堑固若金汤的古代文明。


《骊靬古城今犹在 汉明长城卫走廊》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49014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