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23 12:08 我要投稿
这个夏天是悲恸而壮烈的,对于中国军人来说。
怒放的生命,却凋零在人生历程中的青葱岁月。
7月20日15时许,郑州新郑机场,苍天含悲,哀乐低回。载着20军杨根思部队维和烈士李磊、杨树朋灵柩的军机平稳降落,缓缓滑到停机坪。李磊、杨树朋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铁血雄魂写忠诚,马革裹尸万里归。英雄,魂兮归来!
维和烈士灵柩回国迎接仪式开始,《思念曲》响起。在怀抱烈士遗像的礼兵引导下,覆盖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烈士灵柩由礼兵缓缓抬下军机。
军乐队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官兵代表向烈士敬献花环,全场人员脱帽,向英雄三鞠躬。大家胸前的白花在风中摇曳。
“维和英雄,忠魂归来”“前锋勇士,浩气长存”横幅格外醒目,表达着人们对烈士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
习近平主席和中央军委对我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遇袭伤亡官兵善后和救治工作高度重视,非常关心一线维和官兵的安危,派遣工作组赴南苏丹维和任务区,看望慰问维和官兵,协调处理相关事宜。
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乙晓光、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杜恒岩等前往迎接,向烈士表示沉痛哀悼,向烈士亲属和受伤的同志表示亲切慰问,称赞以李磊、杨树朋等为代表的广大维和官兵,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为祖国赢得了崇高荣誉,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不会忘记,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全军将士永远不会忘记。军地领导,烈士亲属、战友等500余人参加仪式。
“杨树朋老班长为人特别好,特亲和。他也很朴素节俭,给年轻战士以很好示范!”杨根思连连长冯效龙与李磊、杨树朋烈士生前部队官兵代表一起,迎候战友回家。
驻地20万干部群众走上街头,接烈士回家。7月21日,20军杨根思部队为李磊、杨树朋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
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一辆装甲车7月10日在执行任务时被炮弹击中,造成李磊、杨树朋壮烈牺牲,5名战士负伤。受轻伤的战士姚道祥、吴乐同机回国;受重伤的陈英、霍亚会已于17日搭乘专业医疗救援飞机回国,安排在北京接受治疗;宋晓辉经过治疗后恢复良好,主动要求重返战位。他们都来自20军杨根思部队。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李磊、杨树朋等维和烈士的生命终止了,但他们在世界舞台上树起了和平的丰碑。
1950年冬,朝鲜长津湖,下碣隅里外围某阵地。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某部3连奉命在此阻挡美军陆战一师的突围。但无论怎样猛烈的火力覆盖,中国士兵依然用简陋的步枪、刺刀甚至牙齿拼死回击,一次又一次把美军赶下了阵地……直至伤亡殆尽。
最后时刻,一位毛泽东曾接见过的年轻连长决定永远留在这块阵地上了。他遣走了仅剩的两位伤员,射出最后一粒子弹,然后从容不迫抱起炸药包,面对蜂拥而上的美军,一跃而起,与敌人同归于尽。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
他叫杨根思,抗美援朝中第一位特级战斗英雄。
“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如今,老连长杨根思的“三不相信”精神,被李磊、杨树朋和战友们带到了世界各地。
也许,再高的荣誉、再多的抚恤,也减轻不了烈士家人的哀伤;军地再多的慰问、战友再多的探望,也替代不了亲人的模样。
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止中国维和军人头顶使命,为了和平而出征。正如杨树朋妻子邹丽娜所说,“有打仗就有牺牲。希望儿子长大以后能够成为一名军人,能够当一名像他爸爸一样的好兵”。
生为前锋,情怀可度,承新四军血脉,世界军事舞台露新容。
20军杨根思部队官兵表示要认真学习英雄事迹,积极投身强军实践,争做“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英雄,魂兮归来》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50903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