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30 11:09 我要投稿
7月28日中午,古城开封骄阳似火,大街上寥寥无几的路人行色匆匆,急于寻找躲避烈日和高温之所。然而,高温酷暑阻碍不了市救助管理站护送受助人员返乡的步伐。这一天,历经8个月的寻亲历程终于结束,在互联网的帮助下,通过“今日头条”的推广,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帮助流落在开封近一年的女子李苏彩找到了亲人,并亲自护送她返回邢台家乡。
发现
精神异常女子无家可归
2015年11月27日,我市杏花营派出所民警在杏花营镇枣林发现一名流浪女子,仔细盘问后,发现该女子精神异常,无法提供准确的身份信息。根据流浪乞讨人员的相关救助管理规定,这名女子被送至开封市救助管理站。“她自称李美玲,55岁,离家五六年了。”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然而根据她提供的零碎信息,工作人员通过上网查询发现,根本没有她的相关信息。”鉴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先将该女子安顿下来,精心照料她的起居生活,待其情况好转后再详细询问。
几个月中,经过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多次耐心询问,获得了许多零散却相对可靠的信息。“她说自己有两个哥哥,分别叫李侯坡、李侯彪。还有一个15岁的儿子,叫任强。”该站工作人员说,“婆家在小刘村,附近有何寨、沙河嘴等地。”随后,该站工作人员查遍了任县和巨鹿县类似小刘庄的地方,但没有人认识该女子,寻亲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寻亲
运用各种信息手段
市救助管理站全站工作人员除了帮助类似该女子的滞留人员寻找亲人外,还加班加点、采取多项措施拓宽寻亲路。该站从年初开始将站内所有滞留人员的信息推送至“全国救助寻亲网”,并于2016年4月为滞留在站人员进行了DNA信息采集,希望通过DNA信息比对能为他们找到家人。6月,市救助管理站又通过“在站寻家 让爱回家”主题宣传周活动邀请各界爱心人士到站内了解工作内容,呼吁公众参与到救助工作中来,为滞留在站人员寻亲。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也为部分滞留人员找到了家人,但这一系列的努力都未能帮助李美玲找到家人。
7月4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与“今日头条”正式签署了关于开展“互联网+救助寻亲”工作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救助管理机构将可以借助“今日头条”的精准地域推送技术,向“今日头条”新闻客户端用户定向推送疑似走失、被拐、被骗的受助人员寻亲信息,尽可能帮助他们早日回归家庭。市救助管理站获知这一信息后,再次迅速整理滞留在站人员信息,与“今日头条”工作人员联系,陆续推送站内滞留人员信息,希望帮助李美玲这类滞留人员找到亲人。
结果
帮助走失人员找到亲人
令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惊喜的是,早上刚通过“今日头条”精准地域推动发布出去关于李美玲的寻亲消息,下午就接到了热心网友的电话,表示可以帮忙寻亲。原来这名热心网友张先生家住邢台市任县附近,是一名新媒体人且自己经营一个新媒体平台。平台的一个网友看到了张先生发出的寻亲信息,反馈说认识这个人。随后,他们顺利确认了李美玲的老家在巨鹿县张王疃乡大前屯村,并将村里会计的电话提供给了市救助管理站。
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马上与大前屯村会计取得了联系,经沟通得知,李美玲的原名是李苏彩,因其精神异常经常在外流浪,上一次走失了20多年。一年前,她弟弟刚把她从云南接回家并安置到养老院,几天后她就又走失了,然后流落到了开封。
“为李苏彩寻亲的例子是市救助管理站通过‘今日头条’成功为走失人员找到家的首例,这充分显示了广大网友在帮助走失人员寻亲中表现出来的强大力量。”市救助管理站站长朱亚军说。
据悉,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有亲人走失者可通过“今日头条-头条寻亲”查询最新公布寻亲信息,也可登录全国救助寻亲网查询。
《市救助管理站借助互联网,通过“今日头条”推广帮邢台走失女子回家》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53075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