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本地社会 >

基层干部缘何赢得百姓爱戴——来自示范区宣传部工作人员李晶的答案

[摘要]刚参加工作不久,第一次见到王振立副主任,是在今年6月1日的一次两学一做专题报告会上。他瘦小的身影,匆匆忙忙的步伐,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宣传部工作人员李晶表示,没想到就在当天深夜,王振立副主任便在夷山大街北延工程项目建设一线,...

“刚参加工作不久,第一次见到王振立副主任,是在今年6月1日的一次‘两学一做’专题报告会上。他瘦小的身影,匆匆忙忙的步伐,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宣传部工作人员李晶表示,没想到就在当天深夜,王振立副主任便在夷山大街北延工程项目建设一线,因超负荷工作引起心脏病复发而牺牲。

出殡那天,王振立的家人并没有张扬,但送别的队伍却越来越长。口耳相传间,上千名群众自发等在必经的路上,他们的理由出奇地相似:“他是个好人,我得去送送他。”面对这样的场面,李晶内心在不停地追问:“为什么一个基层干部,能赢得老百姓如此的爱戴?”李晶在随后的走访中,找到了答案。

克难攻坚 当好领路人

今年2月,王振立临危受命,以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的身份兼任夷山大街北延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该项目最重要、最棘手的就是马市街村土城范围内的居民安置工作。土城村是典型的城中村,地段繁华,商铺林立,每户年收入10万元至百万元不等,房屋征收难度极大。熟悉王振立的同事知道,他常说:“粗萝卜细丝,咱从小处做,从细处做,没有干不成的。”他带领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了解他们的意见诉求,笔记本上写的密密麻麻。每谈妥一户,会议室的任务分配图上就会插上一面小红旗。到他生前主持的最后一个会议,该工程项目所涉及的243户安置居民中219户已签约,完成了90%以上的任务。如今,从大梁路到金耀路,南北贯通的城市主干道即将建成。而他这个项目领路人,却再也看不到了。

勇于担当 做好贴心人

2004年2月,王振立被任命为原开封市郊区邮电局党组书记、局长。人们都说邮电局有“三老”,老人、老账、老设备。退休职工没有养老保险,在职职工工资没有保障,还有1700多万元的债务和陈旧的设备问题。因此职工们对这位新来的王局长并没有抱太大期望。然而刚一上任,他便组织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向大家承诺:“邮电局的问题不解决,我王振立决不离开邮电局。”

就任两年间,他千方百计筹措了400多万元发展资金,更换了老旧设备,带领职工跑小区、跑企业开拓市场,使邮电局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2008年6月,他又为168名在职和退休职工办理了养老和医疗保险,彻底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为了感谢王振立,好几名老职工兑钱送给他一双鞋和一个洗脚盆。这两样礼物一直摆在王振立的书房里,被他当宝贝一样珍藏着。

无私奉献 甘做普通人

王振立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在多个岗位工作过,圆满完成了不计其数的工作任务。在他担任示范区新城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时,办事处综合实力在全市乡镇(街道)评比中,凭借4.5亿元的财税收入,稳居全市第一。面对工作,王振立一次次迎难而上;面对荣誉,他却一次次选择让给别人。他总是说:“把功劳记在普通同志身上吧,他们付出更多!”他去世后,同事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一辈子总想着别人的王振立,几乎没有响当当的个人荣誉。但是,他的荣誉却在老百姓的心中,在同事的赞叹声里,在大家的怀念里。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他的这三句话,已经成为宝贵的精神遗产,激励大家不断前行。王振立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完美地展示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奋斗历程,和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


《基层干部缘何赢得百姓爱戴——来自示范区宣传部工作人员李晶的答案》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65316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