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本地社会 >

最美家乡人:九旬老人郭太运 用生命传承木版年画

[摘要]他13岁学艺,从事木版年画制作工艺70多年,亲身经历、目睹、见证了近代开封市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荣衰,被冯骥才先生誉为年画泰斗。他就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人郭太运。 木版年画是郭太运的命,他兢兢业业地守护了一辈子。时至今日,...

他13岁学艺,从事木版年画制作工艺70多年,亲身经历、目睹、见证了近代开封市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荣衰,被冯骥才先生誉为“年画泰斗”。他就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人郭太运。

木版年画是郭太运的命,他兢兢业业地守护了一辈子。时至今日,郭太运依然坚持指导学生学习这门技艺,将这个宝贵的文化记忆传承下去。

对今年已91岁高龄的郭太运来说,他生命中绝大部分的记忆都与木版年画相关。郭太运开玩笑说,他闭着眼睛都能嗅出木版年画的气味。郭太运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一家人在外流浪。迫于生计,13岁的郭太运只好到当时开封最著名的门神(年画)作坊之一“云记”做学徒,挣钱贴补家用。在“云记”学得手艺后,郭太运和师兄开了一家小年画店。1961年,开封市委、市政府为响应文化部的号召,专门拨款建立“开封年画社”,郭太运等许多木版年画老艺人都到此工作。

为了让木版年画原汁原味,从选木、选纸、裁纸到画稿、颜色炮制、印刷……几十道工序,郭太运都要做足、做精。一辈子心血的浇注,使郭太运在不知不觉中对木版年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感激之情。与木版年画相伴的郭太运,不但练就了纯熟的印版、刻版技艺,更对开封木版年画的恢复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郭太运的带领下,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题材木版年画,如“刘海戏金蟾”“竖刀”“火塘寨”等,又得以重现。2004年,郭太运担任开封市博物馆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保护中心指导专家,保护和传承木版年画。在郭太运的带领下,开封市博物馆一方面开始挖掘、整理古版年画,抢救出古版年画100余套,并对部分缺版年画进行了补刻;另一方面着手调查、整理木版年画资料,2005年完成了3万余字的文字资料并附有30余张图片与录像专题片材料,圆满完成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2006年,朱仙镇木版年画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进一步做强做大这项文化产业,在郭太运的倡议下,开封市博物馆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保护中心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申报了 “云记”“太运”木版年画商标,并得到了批准。为扩大木版年画的知名度,在郭太运的领导下,该中心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全国大型文化活动。不仅如此,为了传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郭太运不仅向徒弟传授木版年画技艺,还深入中小学校讲授木版年画知识与技艺。

现在,郭太运虽然年事已高,但他还依坚持在作坊进行生产指导、工作安排,刮风下雨也从不缺席。郭太运说,最初自己学做年画是为了谋生,但经历了多年风雨,他的人生也伴随着木版年画跌宕起伏,木版年画早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木版年画传承得更久远。“有我在一天,就要为它做点事。”郭太运说。

【活动简介】

“最美家乡人”活动由本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共同发起,将从开封市民中评选出10名“最美家乡人”并分别给予2000元现金奖励。本地评选结束后,本报将推荐其中两人参加全国评选。获评全国“最美家乡人”称号者,将获得由阿里公益提供的最高1万元的正能量基金奖励。


《最美家乡人:九旬老人郭太运 用生命传承木版年画》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66214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