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29 00:55 我要投稿
记者王红利报道 面对春节旅游的“井喷”局面,开封如何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和旅游品质?如何尽快打造更多旅游品牌?如何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进程?3月21日,本报深度报道《惊喜之余 看开封旅游“井喷”》一见报,立即在广大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在为我市旅游发展所取得的喜人成绩感到振奋的同时,纷纷为我市旅游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市政协常委甘桂芬说,我市春节黄金周旅游出现“井喷”,是我市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的表现,与我市不断培育旅游新业态、持续传承创新文化密不可分。针对游客及网友反映的停车难、停车贵、如厕难等问题,我们要充分重视、直面解决,并以此为动力,珍惜我市文化旅游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旅游活动,丰富旅游业态,让游客在开封玩得开心、放心、舒心,促进我市的文化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开封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市委、市政府多年来注重对外宣传,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大大提高,春节旅游能够出现‘井喷’并不意外。”《开封成语故事》作者赵孝斌这样说。赵孝斌喜欢摄影,春节期间,他想陪郑州的影友去拍摄灯会,却和广大游客一样遭遇了停车难。对此,他说:“停车难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目前,在现有资源下,希望我市能够加大统筹力度,在节假日、双休日等旅游盛时,在入城口设置显示重要停车场位置、车位的大屏幕,及时醒目地给游客提供信息;同时,城内临近大街的学校,在节假日、双休日正好放假,可以与教育部门结合,实现开放停车,最大限度挖掘停车潜力。”
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廖海敏认为,目前,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城市形象有了很大提升,这种发展让人振奋。但是,我市的服务设施、服务质量要进一步提升,包括停车场的建设、导游的讲解质量等。要加快推进我市旅游集散中心体系建设,加快智慧旅游建设,不断提升旅游品质;要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加大微信、微博等微营销力度,改变我市游客以中短途为主的现状;各景区要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通过创新、创意,培育出更多活动品牌,并推出针对游客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讲解内容,使主题更加突出、更有特色也更具吸引力。
《市民热议我市旅游大发展 本报深度报道《惊喜之余看开封旅游“井喷”》引起强烈反响》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14487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