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时政新闻 >

祥符区:“四大产业”打造新常态下第一引擎

[摘要]正在建设中的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纯实木榫卯结构牌楼。记者 李俊生 摄 【开栏的话】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5月27日,2015年开封日报报业集团持续走转改暨党委成员带队伍深入基层采访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当天,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董...

 

res01_attpic_brief

正在建设中的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纯实木榫卯结构牌楼。记者 李俊生 摄  

【开栏的话】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5月27日,2015年开封日报报业集团持续“走转改”暨党委成员带队伍深入基层采访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当天,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董事长和宝杰亲自挂帅,带领集团全媒体记者深入祥符区,对该区煤化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大物流、文化旅游等四大产业进行采访。

持续“走转改”,是报业集团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结合“一学两争三优”活动、坚持“三贴近”原则所开展的一项实践活动,也是报业集团每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活动的开展旨在通过党委成员带队伍深入基层“接地气”的调研采访,更好服务发展大局、提升报道质量、加强队伍建设。即日起,本报将开设《持续“走转改” 扎根在基层》栏目,陆续刊发报业集团各党委成员带队伍下基层采访的所见所闻,力求用来自一线、来自您身边的一篇篇鲜活的新闻报道,为基层发展尽心服务,为“四个开封”建设汇聚动力。

5月27日,骄阳似火,黄龙产业集聚区晋开集团厂区,一辆满载出口尿素硝铵溶液的物流车缓缓驶出公司物流通道。自晋开液态肥项目投产以来,每月都会有近两万吨的液态肥从这里运抵日照口岸,出口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晋开集团对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务实探索,是祥符区煤化工产业喷薄崛起、蓄力再发的一个缩影。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态势,祥符区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培育壮大煤化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大物流、文化旅游等四大产业,产业链式、配套、融合发展能力稳步增强。

“四个产业”如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四驾马车”,为祥符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观念更新

大思路开拓发展大格局

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加速培育主导产业,是祥符区历届党委、政府的共识。特别是近年,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坚决摒弃“挖到篮里都是菜”的陈旧思维;从打造招商洼地到培育产业高地,实现新常态下经济重装突围……祥符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日趋合理,产业集群发展的活力不断释放。

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就是产业集聚区。2014年,黄龙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43亿元,同比增长61%;增加值完成45亿元;税收完成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1亿元;从业人员33519人。今年第一季度,祥符区生产总值完成39.19亿元,同比增长8.5%,总量、增速均位居全市三甲。黄龙产业集聚区成功跻身河南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行列。

记者深入集聚区企业采访,所到之处,深切感受到了由产业集聚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在祥符区集中布局、多点发力的“四大产业”中,煤化工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大物流产业均位于黄龙产业集聚区。作为河南省24个重点对外开放的产业集聚区之一,黄龙产业集聚区进入国家“三上”企业名录库的企业达109家,初步实现了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明显、中小企业配套齐全、产业链环节完整”的“龙”形产业集群。

祥符区委书记张栋梁说,黄龙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得益于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得益于大力推进“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建设,更得益于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

项目带动

“四个轮子”转出发展加速度

依靠项目带动,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夯实产业之基,增强发展后劲。祥符区决策者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晋开百万吨总氨项目是祥符区煤化工产业的“牛鼻子”。目前,项目一期、二期已建成投产,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合成氨生产基地。依托先进煤气化技术的发展、液体肥料的推广使用、现代农业产业化的探索和面向终端的销售渠道,2014年,晋开项目产值一举突破85亿元。“牛鼻子”带动产业链式发展。目前,齐鲁塑编公司年产6000万条编织袋项目为晋开供应编织袋,承高阀门管件修造有限公司为晋开提供配件保障,200亩物流园为晋开提供物流配送……以晋开为首的煤化工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祥符区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仅花生种植面积就达50万亩。如何依托资源优势实现以工促农、工农互惠?答案依然是项目带动。2014年,龙大植物油项目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产值一举突破10亿元。名企一落地,众企纷聚来。以龙大植物油、新加坡植物精炼油、富兰格生物工程等项目为依托,形成了集植物油压榨、存储、分装及花生蛋白饮料为一体的花生产业链,消化了祥符区及周边近百万亩花生;以同乐面粉、双鱼食品、华闽食品、美达食品、众邦薯业为依托,形成了集小麦加工、面制食品、方便食品为一体的小麦产业链,消化了祥符区90%的小麦……

祥符区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大广、日南、连霍及郑民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仅高速公路出口就有6个。有大交通就有大物流。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祥符区引进了农机现代化装备中心项目,着力打造豫东地区农机航母。同时引进了烟草物流、邮政物流、天时利医药物流、顺丰物流、万宝汽车物流项目。就连世界物流巨头德邦物流公司也向祥符区抛来“绣球”,与该区签订协议,决定投资24亿元在黄龙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原综合物流基地。

祥符区拥有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历史上曾是“四大名镇”之首的朱仙镇可谓文化旅游资源的“聚宝盆”。实施项目带动,将“文化包袱”变为“文化财富”,是近年祥符区委、区政府坚定不移加快朱仙镇开发建设的着力点。目前,由河南开心一方集团建设,总投资120亿元、占地5300亩的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项目一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工程量已完成75%。其中,古镇风情区核心景区将在今年“十一”黄金周实现对外开园。与此同时,祥符区政府积极整合开发朱仙镇历史文化资源,规划并实施推进镇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着力打造朱仙镇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以煤化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大物流、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四大产业”集中布局、多点发力,迅速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引擎。

创新驱动

活力迸发催生“产业蝶变”

如何让主导产业更具发展优势,进一步增强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优势企业无不在因势而动、谋划布局,抢占制高点。综观祥符区“四大产业”,均不约而同着眼“弯道超车”,更加注重质量提升、更加注重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

煤化工产业通过加快科技研发变中寻机,变中取胜。在晋开集团产品展示区采访时,颇具科技含金量的液态肥产品让记者眼前一亮。据介绍,为更好地适应新常态,晋开集团正在积极探索由传统的肥料生产企业向新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服务企业转变。目前,晋开集团正在与上海宝钢集团及美国华平公司联合建设120万吨尿素硝铵溶液即液态肥项目。液态氮肥无论是从肥效、节能、减少环境污染,还是从经济效益上看,均优于固体氮肥。如今,由晋开集团生产的尿素硝铵溶液已成功打入美国、澳大利亚市场,填补了我国尿素硝铵溶液生产市场的空白。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搭上电商快车。在富兰格生物工程有机花生深加工厂区,记者看到,经过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种植出来的花生在现代化生产流水线上实施无菌化、全封闭深加工,每一道工序监测十分严格。一件件包装精美的麻辣花生,通过我市“土小宝”移动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依托富兰格生物工程有机花生深加工项目,祥符区万隆乡5000亩花生地成功实现土地流转,建成了有机花生种植基地。

文化旅游产业向文化创意要效益。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项目,充分利用朱仙镇木版年画、岳飞、孟昶、启封故城、清真等文化元素,通过市场化运作和经营,有效整合了朱仙镇的各种文化旅游资源。该项目今年已被列入省政府扩大有效投资“双十”行动计划,目前已经建成的百米古房子均为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屋。示范区内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纯实木榫卯结构牌楼。该牌楼宽约34米、高约12米,牌楼雕花全景展现八朝古都开封人文历史典故,并将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融入大开封,建设新祥符,实现新作为。”展望未来,祥符区区长李军信心满怀地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强化龙头带动、强化创新带动、强化开放招商带动的引领下,祥符区‘四大产业’演绎的‘蝶变效应’将释放出更大的潜能和魅力!”


《祥符区:“四大产业”打造新常态下第一引擎》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19797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