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25 12:58 我要投稿
记者张仲鹏报道 对于水稻乡淡水鱼养殖户董金生来说,自从养殖鲴鱼以来,每年的净利润基本上都在40万元以上。12月14日,在鱼塘边,董金生告诉记者,今年鲴鱼市场价格虽然略有下降,但他的收入却没有受到大的影响。“我今年最大的一处鱼塘一出塘就卖了20多万元,这要放在养殖传统鱼类的那个时候,这样的收入难以想象。”董金生说。
据了解,长期养殖草鱼、鲢鱼等传统品种的养殖户,几亩见方的鱼塘一年到头最多只有上万元的收益。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市农林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积极调整水产品养殖结构,大力倡导养殖户发展特色养殖。我市特色渔业迅猛兴起,成为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我市宜渔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水面25万多亩,为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截至目前,我市水产养殖面积达 87390亩,水产品总产量达61060吨,比2014年增长3% ;改造鱼塘6500亩,比2014年增长1%;孵化育苗11351万尾,比2014年增长3% ;培育鱼种13037万尾,比2014年增长3% ;渔业总产值 7.79亿元,比2014年增长1%。为进一步加大渔业结构调整力度,今年以来,我市一是积极推广名优特新品种,不断调整我市水产品养殖结构,名特优新水产品产量的比重持续上升。目前,全市鲴鱼养殖规模有1380多亩,养殖中华鳖2370多亩、泥鳅400多亩,养殖各种观赏鱼1200亩,总计5350亩,占总养殖水面6%。二是注重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市休闲渔业有许多亮点。据统计,今年我市共有休闲渔业场所52个,拥有休闲垂钓水面7728亩,占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的9%。
高效友与淡水鱼养殖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但一直没有大的成就,直到抓住观赏鱼的商机。据保守估计,现在高效友每年的收入在百万元以上。随着政府的大力扶持,我市观赏鱼产业不断壮大,拥有辐射整个华北地区及苏浙等地的专业批发市场,交易额占据河南省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部分观赏鱼还销售到国外。
同时, 我市因势利导大力推广无公害养殖、绿色健康养殖、生态养殖,狠抓产品质量,水产业初步实现了由产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目前,我市共有13个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面积20322亩 ,占全市总水产养殖面积的24%。
《观赏鱼交易额占豫半壁江山 名优特新比重不断上升我市特色渔业成为农业结构调整新亮点》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30055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