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14 10:18 我要投稿
一、推动更高质量就业
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三、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
七、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八、改善生态环境
九、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十、完善社会治理
2016年开封市十项民生工程 50件为民实事工作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市委、市政府决定,2016年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扎实做好50件为民实事,让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推动更高质量就业
1.实施更加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确保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万人。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8亿元以上,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2.继续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3.8万人次。
3.持续推进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完成残疾人培训5000人,实现就业3000人。
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4.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推动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转向法定人员全覆盖,确保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10%。
5.加快社会救助工程建设,建成投用5个县级福利中心。
6.深化关爱“三留守”人员。关爱留守儿童,新建寄宿制小学20~30所,建成782个爱心家园。关爱留守妇女,完成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状况等基本信息登记,启动建立乡村两级阳光志愿帮扶队和留守妇女互助会。关爱留守老人,建成农村幸福院160个以上,新增养老机构5家以上;对年满90周岁且不满100周岁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高龄补贴100元,年满100周岁的发放200元。
三、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7.完成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4所,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0所。
8.深入推进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新建中小学校6所、改扩建12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9.秋季学期前完成“两校一园”(二师附小新校区、金明中学新校区,实验幼儿园新校区)建设并招生,改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入学难问题。
10.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在96%以上。
11.完善助学资助体系,率先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费,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生逐步免除学费。
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1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做好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参续保工作,逐步扩大参保覆盖面;做好大病救助工作;新农合平均参合率保持在99%以上,人均筹资水平提高至500元。
13.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适时扩展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40元。
14.加快中心医院建设,建成投用富艺妇儿医院,缓解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就医难问题。
15.强化疾病预防控制,继续保持结核病现代控制策略100%覆盖率;保持疫苗接种率95%以上,维持无脊灰状态;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在95%以上。
16.推进“智慧医疗”建设,依托“智慧城市”、“互联网+”项目,开展网上挂号、就诊工作,方便群众就医。
17.持续推进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力争完成残疾儿童康复1300人。
18.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加大对计划生育特别困难家庭帮扶力度。
五、扩大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
19.扩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年底前建成开放博物馆、规划馆、美术馆。
20.继续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和农村、城市社区电影放映工程,为全市所有乡镇免费送一场演出,为每个乡村和城市社区每月免费放映一场公益性电影。
21.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市体育中心建设;建成城墙体育公园和环西湖休闲步道,新建240个农民体育工程、46个健身路径工程,满足群众体育健身休闲需求。
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
22.打好扶贫攻坚战,完成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50个,再实现3.5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23.妥善解决35个棚户区、城中村征收项目及73个保障性住房项目遗留问题,力争3万套以上达到办证条件。
24.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住房7541套(户),新增公共租赁住房1965套,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住房5000套(户)。
25.加快热源及其配套管网建设,积极推进东区供热,市区新增供热面积350万平方米,新增供热家庭1.8万户。
26.加强天然气及其配套管网建设,新建燃气管线77公里,市区燃气气化率在90%以上。
27.启动老城区第三污水处理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建东京大道西外环路雨水泵站及东外环路、夷山大街北延污水管网。
28.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再建设100个美丽乡村、30个示范乡镇。
七、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29.打通6条城市断头路,开工建设孝严寺街(内顺城路—孝严寺桥)、夷山大街土城段(万胜路—电视塔南路)、内顺城路(龙亭北路西口—万岁山南口)、龙亭西路北延(万岁山南口—西关北街—东京大道)、东外环路北延(东京大道—复兴大道)、魏都路东延(五一路—中山路)等6条道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30.完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交通网络,建成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4条主次干道,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让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更宜居。
31.继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调整优化15条公交线路。
32.启动开尉路、开杞路改建和祥港大道建设工程。
33.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改造危桥1500延米,全面完成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
34.加快22个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建设,新建35千伏及以下供电线路600千米,提升全市总供电能力到354万千瓦。
35.全面推进宽带光纤化,城乡无线宽带速率提高到150M。新建50万光纤宽带端口,家庭宽带用户宽带接入能力在20M以上。
八、改善生态环境
36.深入实施蓝天工程,继续推进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或拆除,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加强城区运输车辆及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加大秸秆禁烧力度,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遏制雾霾天气高发。
37.深入实施碧水工程,继续实施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六大工程,强化地表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保障饮用水安全。
38.做好龙亭湖、包公湖、黑池清淤,治理黄汴河(东京大道孙李唐—滨河路皮革厂桥)、东护城河(东京大道仁和屯—滨河路皮革厂桥)、东干渠(建设路—化肥河)、化肥河、惠济河(侯庄桥—文庄桥)、北郊沟(发源地—东京大道仁和屯)6条黑臭水体,改善城市水生态。
39.实施惠济河湿地、马家河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涵养“城市绿肺”。
40.提升植物园绿化水平,开工建设环城墙公园六期(明伦街—汴京公园北围墙)、七期(地震台—万岁山),建设城市绿带。
41.持续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力争创建4个省级生态乡镇和18个省级生态村。
九、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42.以平安开封建设为主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3.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基本完成107个乡镇(办事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积极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44.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监管部门责任,集中解决非法集资问题,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十、完善社会治理
45.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和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建成30个“市民之窗”自助服务平台,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46.加强社区建设,推行政府购买社区社会服务试点,打造30个活力社区。
47.健全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新安装1000个高清监控探头,完善反恐和打击犯罪机制,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上升。
48.加大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作力度,为困难群众免费提供法律援助、诉讼代理,覆盖人群占全市人口比例在40%以上;提升法律援助办案数量,全年办案2600件以上。
49.建成并有效运行县乡村三级人民调解工作平台和网络平台,推进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社区和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做到全覆盖,全市民间纠纷调解率在95%以上。
50.加强村(社区)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对已达标的场所进行巩固提升,对71个面积不达标的村(社区)活动场所进行新建(改扩建)。
《2016年开封市十项民生工程 50件为民实事工作方案》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37445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