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19 10:25 我要投稿
【编者按】纵向比较,近年来,开封市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形象越来越好,人民群众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外界对开封的评价越来越高。横向比较,开封周边兄弟城市在发展大潮中各展风采、各领风骚。2月19日,市委书记吉炳伟、市长侯红带领开封市党政考察团赴许昌市和郑州市中牟县进行了深入考察,吸取经济社会发展先进经验和做法,求取“真经”,促进“四个开封”和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建设。本报记者随考察团采访,记录下了兄弟城市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本报从今日起刊发许昌市和中牟县先进经验系列报道,希望能给开封市“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及今后的长远发展,带来有益启示。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如果说这句诗文留下的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对当年许昌文化印象的话,那么,今天来到这里,所见所闻是一番更加崭新的蓬勃发展景象。
市委书记吉炳伟指出:“许昌市经济总量和增速一直处于全省领先位置,彰显了发展的大思路、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开封与许昌的发展条件、优势、机遇都相当,许昌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
围绕加快建设“五型许昌”,即智慧型许昌、创新型许昌、文明型许昌、美丽型许昌、幸福型许昌,许昌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良好态势。2015年,许昌市完成生产总值2170.6亿元,增长9%,总量居全省第4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5亿元,增长10.6%,总量居全省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94.2亿元,增长9.1%,总量居全省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1931.1亿元,增长17.9%,总量居全省第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7.2亿元,增长12.8%,总量居全省第10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5890元、13230元,均增长9%,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保持全省靠前位次,呈现出经济持续发展、民生日益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许昌市的产业发展富有特色,规划建设了“一带十区二十个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了装备制造、能源电力、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烟草、电力电子、超硬材料、发制品四大特色产业和智能电网、风电装备制造、电动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5家境内主板上市企业、13家新三板上市企业、27家区域股权挂牌企业,有7家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以许继集团为代表的电力自动化保护设备产品、以黄河集团为代表的超硬材料及制品、以瑞贝卡公司为代表的发制品在国内外均占有较高市场份额,食品加工、汽车传动轴、农用机械等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许昌市的县域经济实力较强,所辖5个县(市)均进入全省前30强,禹州市的煤炭、建材和钧瓷产业,长葛市的装备制造、超硬材料和有色金属加工业,许昌县的发制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鄢陵县的花木和生态旅游产业,襄城县的煤炭焦化产业均已形成规模。
坚持以开明求合作、以开放促发展,许昌市先后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与国家电网、富士康集团、德国西门子、瑞士迅达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70%以上,是河南省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许昌市委书记王树山介绍说,许昌市发展取得的成绩,使许昌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步入了向好向快、向上向善、向富向强的历史最好发展时期之一,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时俱进创伟业,扬帆起航谱新篇。“十三五”时期,许昌市的发展定位是“一极两区四基地”,“一极”即中原城市群重要增长极,“两区”即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创业创新示范区,“四基地”即先进制造业基地、临空经济基地、现代物流基地、生态健康养生基地。加快构建“一带十区四组团”的发展布局,“一带”即许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带,“十区”即十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四组团”即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四个城市组团。今后五年,许昌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两高一率先”,“两高”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主要人均指标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一率先”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许昌市力争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用大思路推动大发展——许昌市和中牟县经济社会发展先进经验系列报道之一》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37757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