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12 11:21 我要投稿
全媒体记者魏东柱 实习生刘帅报道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同样的道理,开封发展中存在的短板,也将影响建设“四个开封”和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的全局。对此,市委、市政府有着清醒认识,把补短板作为开封“十三五”期间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
今年省委书记谢伏瞻、省长陈润儿来开封调研时,都强调开封要牢牢抓住产业,把产业做起来就能成为副中心城市。市委书记吉炳伟直言不讳: “我市最关键、最现实、最紧迫的短板是产业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着重抓好五个方面工作,补齐产业短板,增强内生动力。
坚持工业强市。抓好大集聚,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工业发展的有效平台,不断提升产业集聚的水平和能力;构建大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的规模和层次;引进大项目,更加重视与国内外 500强、央企、行业龙头的对接,集中力量引进一批龙头型、科技型、基地型项目;培育大企业,全面加大扶持龙头企业的工作力度,制定企业成长路线图,切实帮助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做大做强;营造大环境,在全市营造起开动脑筋思工业、聚精会神议工业、全力以赴抓工业的浓厚氛围。
打造产业集群。今后五年,我市努力打造“百千亿”级产业集群,促进装备制造及汽车和零部件、农产品加工、化工、纺织服饰4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 3 个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健康养老3个服务业产业集群。各县区和相关部门找准定位、合力攻坚,真正把产业集群建起来,让开封产业的核心支撑强起来。
推动科技创新。对于全市来说,产业发展不足是最大短板;对于产业来说,工业支撑不强是最大短板;对于工业来说,创新能力不够是最大短板。下一步,我市聚焦产业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多层次创新平台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升吸纳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的能力。特别是强化创新人才保障,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落户开封。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特别是突出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去库存、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加大创新、实现动力转换“三个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理清我市国企改革的思路,出台具体指导性的工作措施,加强领导和顶层设计,分类推进、逐步实施,确保应改尽改、改出成效。积极推进其他重点改革事项,认真做好2016 年市委确定的31项重点改革事项,打造一批改革亮点。
优化发展环境。目前,我市发展环境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联审联批、抓督查落实等措施,让外来企业真正感受到了开封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下一步,我市继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积极作为的干事环境、亲商安商的创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天蓝地绿的生态环境、淳朴和谐的社会环境,真正让投资者感到放心和舒心,让发展环境真正成为开封的金字招牌。
《补齐产业短板 增强内生动力开封做好补短板的大文章》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46821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