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10 09:28 我要投稿
“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的讲话在全国所有县委书记心中引发了共鸣。从中央党校第二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开始,全国各地的县委书记陆续走进焦裕禄工作过的兰考县开展体验式教学。在新时期,他们再次把焦裕禄精神带到祖国的万水千山,转化为推进“四个全面”的强大动力——县委书记的“大熔炉”
“仰望高山,吸收营养;洗涤心灵,坚定信念;崇尚忠诚,敢于担当;增进团结,建设西藏。”这段在位于兰考的焦裕禄干部学院留下的学习体会,是西藏自治区岗巴县委书记贺黎明书写的。
12月3日,记者在焦裕禄干部学院翻阅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的留言时,看到了很多像贺黎明这样的县委书记手写的字迹,篇幅或长或短,语气或激越或婉转,无不流露出对兰考的留恋、对焦裕禄的敬仰以及做焦裕禄式县委书记的决心。
“郡县治,天下安”
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来兰考开展体验式教学,源于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12日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的座谈。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说:“我一直认为,焦裕禄同志为县委书记树立了榜样。我多次去过兰考县,去年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又去了两次。每每踏上兰考的土地,我的心情都很激动。焦裕禄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
正如总书记说的那样,他曾三次来兰考视察。他还两次概括总结焦裕禄精神;2009年第一次来兰考时栽了一棵泡桐树,如今焦裕禄干部学院中的这棵泡桐苍劲挺拔,伟岸高大;填写了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写了《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一书,这是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的第一本专题著作集,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领导人关于县域治理和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第一本专题著作集,也是焦裕禄干部学院体验式教学的教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郡县治,天下安”来阐述他对县委书记的期望,把县委书记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基础,提出县委书记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并对研修班教学安排给予精心指导。
县委书记的“必修课”
党中央举办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计划用3年多时间、分10多期把全国2800多名县(市、区、旗)委书记轮训一遍,进行系统理论培训和党性教育。走进中央党校校园,那里矗立着焦裕禄的塑像,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每天路过,总忍不住多看一眼。从中央党校第二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开始,组织全国各地县委书记来兰考开展体验式教学,被确定为研修班课程的“规定动作”,成为全国县委书记的“必修课”。研修班按计划分期推进,每期学员200名左右,目前已有约1700名学员参加了研修班。
在体验式教学中,县委书记们沿着50多年前焦裕禄留下的足迹,重走焦裕禄走过的路。学员们走进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在焦裕禄为止肝痛而顶破的藤椅、补丁摞补丁的衣物前久久伫立;“把泪焦桐成雨”,1963年焦裕禄亲手栽种的泡桐,如今两人难以合围,像巍然耸立的精神坐标;义务守护“焦桐”40多年、“像每天需要吃饭一样”天天清扫“焦桐”周围地面的七旬老人魏善民,讲起了焦裕禄的点滴往事;在张庄村一片刺槐林中,年近八旬的雷中江老人与学员们一起坐在小马扎上,焦裕禄带病用“扎针、贴膏药”办法治理沙丘的场景在他的讲述中,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呈现在大家眼前;焦裕禄二女儿焦守云与学员互动交流,再现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与“三害”作斗争的一幕幕……
实地、实景、实情,真人、真事、真情,焦裕禄不只是留存于精神家园中,而是变成了可以“零距离”触摸的鲜活形象。
开封市委书记、焦裕禄干部学院院长吉炳伟为各期研修班学员作题为《贯彻“四有”要求 践行“三严三实” 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的讲座,联系他以前做县委书记的经历,把他总结的县委书记“十要”(脑要清、耳要灵、嘴要严、眼要明、心要静、气要平、手要洁、腰要直、腿要勤、脚要实)与学员共勉。讲座每次两个多小时,被中央党校领导称为“中央党校的精品课程”。
焦裕禄精神融入祖国万里河山
骏马西风塞北,杏花烟雨江南。县委书记们将兰考体验式教学中沉甸甸的收获装入行囊,带到全国各个角落,化作推动工作的强大“引擎”。一批地方团队的“领头雁”、体察民情的“大脚掌”、作风建设的“打铁匠”在大河上下、大江南北涌现出来。
岗巴县位于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北麓,平均海拔超过4700米。闻名遐迩的岗巴羊、“西藏神水”,历史悠久的曲登尼玛寺等,彰显着岗巴县的深厚文化底蕴,但那里也面临着高寒缺氧等生产生活不便因素。“内涝、风沙、盐碱,焦裕禄在当时恶劣环境下带领群众‘敢教日月换新天’。西藏高原上缺氧,但不能缺精神;海拔高,但工作标准更要高。”这是岗巴县委书记贺黎明的心声。
“我是您的儿子”,焦裕禄当年对群众说的这句话时时撞击着贺黎明的心扉。贺黎明心中装着焦裕禄精神返回了西藏高原,用脚步和行动践行焦裕禄的亲民爱民、科学求实之风。“扎西德勒……”严寒天气里,他经常深入基层看望慰问藏族群众,送去党的问候,藏族群众也给他献上洁白的哈达。像焦裕禄种植泡桐那样立足县情做文章,今年岗巴县确定了“一羊、一水、一景、一园”发展战略,实施了一批产业扶贫项目,总投资39163万元,带动了群众致富。
“我们要时刻以焦裕禄精神鞭策自己,让老百姓过上一天比一天更好的日子。”作为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河北省滦平县委书记蔡福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滦平县把守着北京的东北大门,但“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标签,却是蔡福浩的心头重担。
“我80%的精力都用在研究发展上,剩下20%很多是思考如何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蔡福浩的“二八定律”,是滦平县用发展来解决贫困问题的缩影。滦平县探索出“一地生四金”扶贫模式,引导群众以土地经营权流转“获租金”,扶贫资金入股龙头企业“变股金”,贫困群众就地打工“挣薪金”,盘活土地等资源入股合作社“分现金”,实现每年户均增收2600元,创造了精准扶贫的“滦平实验”。
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南京市秦淮区委书记曹路宝把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的公仆精神,从细节中“镌刻”在“江南锦绣之邦、金陵风雅之薮”的大街小巷。“经济发达地区也要学习焦裕禄‘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博大情怀。老百姓需要的是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就是网上说的‘小确幸’——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他告诉记者,“秦淮区在辖区打造‘微幸福城’,建设居民家门口的小型绿地、小区边上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小区为民服务点、养老服务助餐点等,用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焦裕禄精神像一盏明灯,引领着我们在县域治理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来到兰考,眼里时时含着泪水,焦裕禄同志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焦书记在兰考工作时期,兰考是河南‘最苦最穷最难’的地方,与当前处于‘老少边穷’地区的甘孜州得荣县相似。我们也要像焦书记那样知难而进,闯出发展的坦途。”
“不能只感动一阵子,回去要践行一辈子。”
…………
字字见真情,句句动人心,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在焦裕禄干部学院留下的肺腑之言不胜枚举。
“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焦裕禄精神被县委书记们誉为“心中的珠穆朗玛”,兰考体验式教学被大家誉为“县委书记的‘大熔炉’”。县委书记们如同信使,在新时期再次把焦裕禄精神的种子带到了祖国的万里河山,播进了神州大地党员干部的心田……
《县委书记的“大熔炉”》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55204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