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24 17:14 我要投稿
总投资19.4亿元、全长57.3公里的开港大道加速建设,将为郑汴港“黄金三角”画上坚实底边,为开封发展开拓新的战略空间;
能提供1500张养老床位的民生养老院项目顺利落地,通过模式创新,地方财政不掏一分钱,却可以有效保障我市“三无老人”的基本养老需求;
总长7.6公里的涧水河综合治理工程有序推进,作为“河湖连通”工程的关键节点,它将把新、老城区的水系真正连接起来;
…………
这些将对开封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项目,在过去传统的投融资体制下,都是短期内财政负担不起的事。借助PPP模式,它们正从美好的愿景一步步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截至12月18日,我市列入PPP模式推介库的项目已达12个,9个项目落地并进入执行阶段,总投资157.8亿元,落地率高达7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41个百分点。其中,开港大道项目入选“河南省十大PPP项目案例”,5个项目入选财政部PPP示范项目。PPP运作的“开封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开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多领域推进、多举措落实,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回报模式多元化、项目组合多元化。”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孙晓霞来开封督导调研时,对开封推广运用PPP模式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借助PPP模式,开封干成了一些过去想干而干不了的大事,成绩令人眼前一亮,经验值得复制借鉴。
市长侯红表示,推广运用PPP模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投融资体制的重要举措,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开封努力做到了“三个明白”,即学明白、想明白、干明白。
学明白
搞清楚为何使用PPP模式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PPP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运作模式,它不仅带来公共服务领域投融资模式的深刻变化,对于各级政府部门来说,它更是思想观念上的一次深刻变革。
2015年以来,围绕PPP模式的推广运用,我市密集组织了十多次专题培训,邀请全国知名PPP专家就PPP模式的理念、操作流程等事项进行讲解,使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对这一新理念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在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议事会议等重要会议上,PPP项目多次成为讨论最热烈的话题;在全市举办的大型招商引资、项目推介活动中,PPP项目成为重点推介的常设项目;在政府部门有关领导干部的案头上,PPP模式相关的政策和项目资料,也成为大家反复翻阅的文件。
机遇面前时不我待。乘着全国、全省大力推广PPP模式的东风,我市第一时间成立了PPP办公室,组建了专业管理团队,在省内率先探索出台了PPP项目管理办法,确保各个环节有章可循。2015年5月29日,我市面向全国发布首批30个PPP项目,总投资257.9亿元,并就11个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重大项目与社会资本方签署框架协议。
“开封市在较短时间内组建了高效的PPP工作机制,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搭建交流平台,并大力推进实施,可以说开封市政府与社会合作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在签约仪式现场,省财政厅PPP管理中心负责人高度评价这一改革新理念在开封落地的效率和速度。
想明白
搞清楚怎样运用PPP模式
多领域推进。相对于不少城市把PPP模式运用局限于治水、修路等“短平快”项目,开封从一开始,就着眼长远,将谋划领域覆盖了养老、水利、环保、交通、体育和市政等多个行业领域,既有效增加了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兴奋点和切入点,也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多模式运作。在民生养老院项目运作过程中,创新采用以实物补贴代替货币补贴的模式,地方财政不掏一分钱,却可以保障我市“三无老人”基本养老需求;开港大道项目,创新性地采用基金解决项目资本金问题,为探索“基金+PPP”模式开了先河;示范区整区域城镇化建设PPP项目和水系综合治理PPP项目,则通过将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水资源项目分别打包,形成打捆项目,不仅有效降低了项目成本,也激发了社会资本方参与积极性。
多主体参与。与不少城市在社会资本方选择时偏爱国企不同的是,我市从一开始就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欢迎各类资本参与PPP项目合作,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只要有实力、信誉好,都坚持平等相待。民营企业、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与尉氏县合作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不仅成为财政部PPP示范项目,还入选了全国民营社会资本参与PPP运作的优秀案例。
开封敞开胸怀拥抱各类社会资本,获得了市场的积极响应。今年以来,在全国、全省民间投资下滑的大背景下,开封民间投资却保持了超过20%的高速增长。
“我们与开封市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创新采用‘基金+PPP’模式,将整个运作流程完全打通。下一步,公司将把开港大道的成功案例在全国推广。”上海复星集团是我市首个PPP项目——开港大道的社会资本合作方,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该公司负责人对我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开放与务实有着切身感受。
干明白
搞清楚如何推进PPP项目
早谋划,提高项目落地效率。与政府直接投资项目相比,PPP项目操作流程相对复杂、运作周期相对较长,为使项目尽快落地,我市将PPP项目谋划工作前置,每年第三季度起就开始谋划第二年要实施的项目,同时将项目立项、可研、环评、能评、设计、规划等工作前置,有效提高了项目落地成功率。例如,从今年8月开始,市委、市政府就及早启动了五大类“十大项目”的谋划工作,目前,市直和各县区已初步确立明年拟实施的PPP项目清单,正着手开展项目立项等前期工作。
放管服,助推项目建设提速。我市在省内较早试水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建成了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同时针对PPP项目手续办理开辟“绿色通道”,建立了PPP项目实施方案联评联审机制。实施方案中已经明确的内容,不再作实质性审查;在项目合同签署后,各部门并行办理必要的审批手续,有效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
建机制,破解项目建设难题。我市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建设领导分包、分类推进、县区会商、联席会议、巡回督导、奖惩激励 “六项机制”,全力以赴为PPP项目保驾护航,第一时间解决项目推进的难题。同时,积极对接河南省3000亿元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邮银豫资“一带一路”(河南)发展基金,积极探索“基金+PPP”模式,有效解决了PPP项目实施中的融资难题。
《敞开胸怀拥抱社会资本——开封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纪实》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56033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