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08 11:20 我要投稿
实力开封
昔时膏腴地 富丽新汴京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批
全媒体记者 魏东柱
【回放】8月3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研究决定,我国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正式获批的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包括郑、汴、洛三个片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面积20平方公里,位于开封城区西部,毗邻郑州,处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范围内,有三大定位,分别是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区、国际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和文创产业对外开放先行区。
【评析】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批,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的头等大事”,是党中央、国务院给河南的最大红利,也使得开封从内陆古城一跃跨入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预示着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将在享受自贸区特别政策、营造特殊发展环境和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具有诸多资源和优势。开封片区在投资贸易便利化以及由此衍生的资本、技术、项目和人才引进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将成为我市稀缺性最强、含金量最高、关注度最广、对外部资本和项目最具吸引力的金字招牌,必将成为我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做强产业和打造开封经济升级版的强大引擎。
跻身高铁城市群 迎来发展新时代
全媒体记者 刘杨
【回放】9月10日,郑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从此,一趟趟高速铁路列车每天奔跑着向古城开封而来,短暂停留后向全国高速铁路网中的各大城市飞驰而去。通过郑徐高铁的连接,开封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乘坐高铁游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西部地区的众多城市都已从梦想变成了现实。可以说,有了郑徐高铁,从此天涯若比邻。
【评析】“高铁带一带,经济跑得快”。 高速铁路作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助推剂”,作用日渐显现。有了郑徐高铁之后的开封,顺利跻身全国高铁城市群,迎来属于自己的高铁时代!
郑汴一体化进入深度发展阶段
全媒体记者 董帅奇
【回放】12月5日,郑州开封两市举行郑汴一体化深度发展工作座谈会,共同商讨郑汴一体化深度发展,延续和弘扬郑州开封“两市一家亲、携手共发展”的优良传统。
双方决定共同推动“五条通道建设”,即郑开北通道——东京大道西延工程、开港大道项目、郑汴沿黄大道(省道312线)项目、国道310线南移项目、郑汴地铁对接;“三大产业对接”,即郑汴汽车产业对接、郑汴旅游业对接、郑汴产学研对接;“三大区域协作”即河南自贸区郑汴两个区域协同发展、郑汴港区域协同发展、沿黄生态区域协同发展。
【评析】今年是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郑汴一体化10周年。10年来,在郑州开封两市共同努力下,郑汴一体化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两市共同编制完成了郑汴一体化相关规划,实现了“五同城一共享”,推动了郑州大都市区建设,也促进了开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城市群建设风起云涌的当下,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有着10年深厚积淀的郑汴一体化,在“深度发展”的新阶段,也将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惠及两市发展。
我市加快构建“4+3+3”产业体系
全媒体记者 魏东柱
【回放】2016年1月,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开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我市依托产业集聚区和服务业“两区”,发展壮大装备制造及汽车和零部件、农产品加工、化工、纺织服饰4个传统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3个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推动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健康养老3个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构建“4+3+3”产业体系,加快培育百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力争开封经济实力早日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评析】即使只煮一个饺子,也得买菜、剁馅、擀皮儿、生火、烧水、下饺子……一道程序也少不了,这样一个饺子的成本会非常高。如果煮一锅饺子,这些成本就分摊到每一个饺子上了,那么每个饺子的成本就会降低。这就是规模效应。按照“成长性最好、竞争力最强、关联度最高”原则,“4+3+3”产业体系以龙头带动、承接转移、集群发展为主要途径,选择具有自身比较优势和转移趋势明显的领域作为主攻方向,通过集团化、体系化、集群化、高端化,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集群。
今年全市193个重大项目开工
全媒体记者 董帅奇
【回放】今年我市举行了3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93个重大项目开工。3月28日,我市总投资473亿元的7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9月19日,我市总投资345亿元的7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其中备受关注的郑开城际铁路延长线项目也于当日正式开工建设。11月30日,我市总投资248亿元的5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加强联动,强化服务,继续运用好重大项目推进“六项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审批、资金、用地、环境等难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评析】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2016年我市举行3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产业发展补短板,党建工作大提升,“四全力、四确保”的信心和决心。今年以来,全市坚持“1234”总体工作思路和“抓优势、抓短板、抓重点”的工作方法,以增加有效投资为主线,以重大项目推进为抓手,着力引项目、上项目、扩投资。这些项目的实施,必将为补齐我市产业短板、壮大经济实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
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全媒体记者 董帅奇
【回放】随着我市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我市招商引资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重大招商活动此起彼伏——在4月8日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封市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我市签约24个项目,总投资223.1亿元;在10月18日举行的中国开封第34届菊花文化节市情说明项目推介签约仪式上,我市签约项目101个,总投资约815.5亿元;在11月5日至6日举行的“百名粤商进开封”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粤商“组团”来到开封,考察投资环境,洽谈投资项目,现场签下了总投资20亿元的合作项目。
【评析】开封招商引资工作之所以能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与机制和平台的创新密不可分。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重点产业招商活动,在建立招商引资信息线索生成、商会会商、驻地招商、协同招商、跟踪落地、奖惩等六项机制的基础上,着力构建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招商工作链条,有效提升了招商工作的效率。
我市多家企业登陆“新三板”
全媒体记者 赵海龙
【回放】6月16日,河南和成无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封盛达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上市挂牌仪式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举行。仪式后,市政府与方正证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后,我市将充分借助方正证券在资本市场资源优势,推动我市更多企业上市发展。3个月后,我市又有河南金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天元网架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上市。
【评析】借助金融资本市场的力量,促进企业加快发展,是新常态下我市应对危机与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去年3家企业登陆“新三板”到今年5家企业登陆“新三板”,我市上市企业队伍进一步壮大。当然,比量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市政府与方正证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完善了我市企业上市机制,拓宽了我市企业上市渠道,为我市越来越多企业进入资本金融市场谋划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与保障。
“四个开封”建设迎来“最强大脑”
全媒体记者 董帅奇
【回放】4月17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2016年执委会第一次扩大会议在我市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来到开封,亲切会见了参会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会长、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等专家一行,共话合作愿景,共谋创新大计。当日下午,开封市政府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推荐、开封市智库建设、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等方面开展长期深入友好合作。
【评析】近年,开封大力开展与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端人才团队的合作,先后与清华大学、中科院过程所、河南大学、天津大学、故宫博物院等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广泛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引进一个人才,兴起一个产业,开封市政府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签署合作协议后,将吸引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来开封开展创新创业、转化科技成果,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端智力资源,成为助推“四个开封”建设的“最强大脑”。
我市经济发展实现三大历史性突破
全媒体记者 赵海龙
【回放】2016年1月24日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市经济发展实现三大历史性突破。2015年我市生产总值完成1604.8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三,创我市历史最好位次;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661.8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位居全省第三,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7.8∶41.0∶41.2,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比重,率先在全省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8.3亿元,同比增长12.6%,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增速位居全省第三。
【评析】实事求是地说,在我市经济发展实现三大历史性突破的进程中,困难比预料的大,成绩比预想的好。一串串令人振奋的数字,一项项令人欣喜的业绩,记录下勤劳智慧的开封人积极应对新常态、新挑战迈出的铿锵脚步。数字折射变化,发展令人振奋。显然,这张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更加彰显了成就的非凡与来之不易,让人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郑民高速开封至民权段建成通车
全媒体记者 刘杨
【回放】9月26日,我市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又迎来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天,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以下简称郑民高速)开封至民权段正式建成通车。作为我市高速公路网的主线之一,郑民高速开封至民权段结束了杞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为我市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
【评析】郑民高速开封至民权段作为郑民高速公路二期工程,是全省《关于印发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调整方案的通知》规划的6条省会放射线之一。该项目西接日照至南阳高速公路相交处,向东经我市的祥符区、杞县,止于商丘市民权县的连霍高速公路相接处,项目路线全长47.97公里,设计行车速度为120公里/小时。
一路通,百业兴。高速公路如同强力引擎,为全市经济发展不断加速度。我市实现“县县通高速”。
《“四个开封”建设步伐铿锵 古都复兴进程气势如虹》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56727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