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31 08:49 我要投稿
“有人说,党报是‘老年报’,都是退休老干部消遣看的。有人说,党报是‘工具报’,垫桌子、包东西可好使。我说,这些观点既肤浅又错误。”提起读党报,董伟有着鲜明的观点。
董伟今年40岁,是梁苑街道党工委书记,从基层职工到基层领导,他一步步干起,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我觉得,最应该读党报的是基层部门和领导岗位的党员干部们,因为这类群体,是政府服务的执行者、是实现民意的建设者、是我党执政的基石群体。党报,就是我们学习、工作的良师和益友。”
作为年轻干部,董伟非常熟悉各种新媒体的使用,社会热点、奇闻逸事、体育赛事、电影明星,都是董伟浏览的范围,各种媒体传播的内容也很有意思,也是丰富生活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党报就可以忽视,各种媒体与党报的意义和功能不同,要想工作和学习有所进步,阅读党报不可或缺。那么,党报里有什么呢?董伟说,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有社会的新风正气,更有人民群众的需求。党报既是统一思想、站稳立场的重要法宝,也是启迪思维、指导工作的“政治课堂”。那么,读党报读什么呢?什么是“新常态”、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什么是国家监察委员会……党报对这些知识的传播,是其他任何媒体也无法替代的。“从我的本职工作来说吧,我市全年计划要实施哪些惠民工程、要建设哪些基础设施、要创建哪些城市亮点……这些是群众关心之事、是我们要执行之事。这些热点、焦点,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版本;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单位也有不同的说法。该信谁?”董伟说,“其实很简单,我市今年两会期间,我每天阅读一遍《开封日报》的相关报道,及时、权威、准确,让我一目了然。这就是党报与工作息息相关、无可替代的作用。”
党报是工作的良师,那生活中党报是什么?
“什么是生活阅读的乐趣,是八卦消息?是猎奇逸事?这些版本的‘文化’,无非是笑谈。而我们从小就学习和传承的文化,在哪呢?”和董伟年纪一样,西郊乡党委副书记王俊涛说出了答案,“在党报!”
我国正处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丰富,大多数人习惯通过网络、微信等获取信息,这些信息的内容似乎比党报党刊丰富。然而,网络中存在的“梨花体”“脑残体”“自动诗歌软件”……这些东西有“营养”吗?“党报的副刊,散文、诗歌、小说,这些报纸上的作品,依然让我能找到共鸣和获得灵感,越是日常忙碌,越是在阅读作品的一刻感到内心的平静。生活中,真正让你获得美感的作品,能在党报中找到。党报就是生活中的益友。”
党员干部看不看党报,不是个人阅读兴趣的事情,而是一个事关政治和前途、命运的课题。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更要认真细致地学习党报,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好、精神领会好,坚定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融会而贯通”。
《学讲话 读党报 为中原添彩:良师和益友》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61341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