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29 08:15 我要投稿
习近平总书记曾三次来兰考调研指导,两次总结概括焦裕禄精神,在兰考栽了一棵泡桐,写了《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和《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一书,并多次就在新时期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发表了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焦裕禄同志到兰考,不是为了做官,而是去为人民谋利益。他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亲民爱民的为民情怀,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声人去后,丰碑留余香。开封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长期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责任、政治素养,为大力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恪守为民情怀,我们结合开封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思考和探索。
深学焦裕禄的为民情怀学在深处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焦裕禄的为民情怀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契合。焦裕禄对同志、对人民充满亲情。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简单的几句话,像刀刻一样刻在党员干部心中。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焦裕禄曾经说过,“我们不是人民的上司,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必须和群众同甘共苦”。北风怒号、大雪拥门的时候,焦裕禄带着救济粮款,迎着大风雪去看望受灾群众。面对失明的老大娘,他脱口而出的那句“我是您的儿子”,深深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感动了无数人,彰显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出了共产党人与群众的鱼水深情。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句子,深深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焦裕禄的崇敬之情和他自己爱民为民的坚定情怀。我们在全市深入开展了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弘扬焦裕禄精神,争做廉洁从政模范、争做干事创业模范,开展优质服务、营造优良环境、争创优异成绩为主要内容的“一学两争三优”活动。开展“一学两争三优”活动,“一学”的重要内容就是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尤其是焦裕禄的为民情怀。组织党员干部一点一滴学习焦裕禄亲民爱民的事迹,一字一句学习焦裕禄的言论,把焦裕禄精神学习好、领会透。市委组织全市县(区)委书记赴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开展“不忘初心,做焦裕禄式县委书记”活动,向焦裕禄烈士墓敬献花篮,向焦裕禄烈士鞠躬,瞻仰了焦裕禄烈士墓,并参观了新建成的兰考县展览馆,为他们提供了一次补英雄之气、精神之钙的大餐。焦裕禄干部学院组织编写了《纪实焦裕禄》《怀念焦裕禄》《学习焦裕禄》《讴歌焦裕禄》系列丛书。开封市还评选了一批“焦裕禄式好党员好干部”,涌现了王振立等在全国引起反响的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为全市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提供了身边的鲜活案例和教材。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党的干部对人民群众的公仆情怀,生动反映了共产党人爱民为民亲民的本质特征。在我们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一直没有变,这也是我们党最重要的“初心”。我们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不忘初心,践行党的宗旨,做群众的贴心人,做群众的主心骨,真正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焦裕禄精神的永存。
细照焦裕禄的为民情怀照在细处
古人说,“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屈原也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名句。清代的郑板桥有首名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封建时代的一个知县尚且如此关心民生疾苦,如今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更应该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领导干部的为民之情、为政之风、为人之德如何,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有面镜。
开封“古有包公,今有焦公”。开封的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仔细查摆自己是否能够始终做到心里面装着人民、脑子里想着人民、工作上依靠人民,是否能够始终做到尽心尽力维护、保护人民的利益。对照焦裕禄精神,开封市查摆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讲就是“六不、十八种现象”,其中就有干部宗旨意识缺失的问题。
当兰考遇到特大雪灾时,焦裕禄首先想到的是群众。他说:“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焦裕禄的一片赤诚的为民情怀自然流露出来。开封用好焦裕禄精神这个身边的“钙源”,对照焦裕禄精神这面明镜查找不足,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坚持工作决策科学,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抓工作到位,抓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对群众承诺有度,说一项是一项,项项兑现。心中有百姓才能干好工作。开封市开展的依法整治规范市区三轮车工作,得民心、顺民意,但面对的是一个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居多的特殊群体。开封市党员干部秉承爱民之心,了解三轮车车主最盼、最急、最忧、最困的问题,以春风化雨的举措,做好一对一帮扶,做好就业推介和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这项工作成为城市管理的典范,众多兄弟城市来开封“取经”。
焦裕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从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良方,创造性地找到了“贴膏药”“扎针”等简便、易行、实用而又符合规律的治理“三害”的“金钥匙”。从中我们看到了蕴藏在人民中的强大力量。对照焦裕禄精神这个标杆正视差距,我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寻找智慧,发动群众参与到实力开封、文化开封、美丽开封、幸福开封建设中来。近年,我市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组织开展了多期“市民考察团”活动,实地考察我市城市创建以及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成效,进行监督,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增强了群众建设家园的主人翁意识,使城市创建工作成为了群众的自觉行动。
笃行焦裕禄的为民情怀干在实处
笃行焦裕禄的为民情怀,关键在干,关键在落实,关键在把焦裕禄的为民情怀体现到具体的民生实事中。焦裕禄1963年春天栽下的“焦桐”如一座挺拔的精神坐标,看似无语,却默默地告诉我们:干部的政绩就是人民的利益,干部的前途就是人民的幸福。“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千万条树根把大树撑。”恪守为民情怀,就要像焦裕禄那样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高高举过头顶。2016年我市累计投入民生资金215.5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8%。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号召:“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战胜灾害,摆脱贫困,是焦裕禄的心愿。焦裕禄生前没有完成的文章,后人继续撰写。如今泡桐苗长成大树花开灿烂,兰考贫困县“帽子”摘掉了,是中国扶贫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公仆,一要为公,不能有私心;二要为仆,不能有官气。公仆对人民负责,天经地义。
但愿众生俱饱暖。在与贫困的战斗中,焦裕禄发动县委领导到贫下中农中去,他自己更是经常住在老贫农的草庵子里、蹲在牛棚里,跟群众一起吃饭、一起劳动。当年焦裕禄树立的“四面红旗村”之一的韩村提出“摇钱树,人人有,全靠自己一双手”。这些对我们今天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仍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扶贫工作中,我市党员干部保持着焦裕禄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我市实行市党政领导分包县区、市级领导联系到户、市县单位包村、县乡干部包户帮扶机制。市直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驻汴单位等定点扶贫单位,结合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向建档立卡贫困村派驻驻村工作队,切实发挥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引领作用和驻村工作队“滴灌管道”作用。我市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走出了一条“十不十有”之路。“十不十有”即吃饭不能缺口粮,要有吃穿保健康;居住不能有危房,要有院墙和门窗;摆设不能无家具,要有床柜和桌椅;屋里不能无家电,要有电视和电扇;小孩不能无学上,要有教育来保障;有病不能不用药,要有医保可报销;环境不能脏和乱,要有厕所畜禽圈;人均收入不能少,要有致富好渠道;脱贫不能等靠要,要有扶志新成效;帮扶不能虚和空,要有精准新途径。“十不十有”如顺口溜,易学易记,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可操作性强,让老百姓触手可及,是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的生动写照。“十不十有”是一把尺、一杆秤,精准脱贫真正到位了没有?用“十不十有”一项一项衡量,老百姓可以公开“对账”。
焦裕禄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始终是鼓舞广大党员干部执政为民、开拓奋进的强大思想动力,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心中一座永久的丰碑。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特别是焦裕禄的为民情怀,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
《以焦裕禄为标杆 恪守为民情怀中共开封市委书记、焦裕禄干部学院院长 吉炳伟》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66420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