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28 08:35 我要投稿
6月16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管局电管所工作人员在为杨桥村安装路灯。
6月16日,李志强(左)与焦俊青(右)在贫困户家中了解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和成效。 石斐 摄
6月16日一大早,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管局电管所工作人员拉着一车崭新的路灯来到水稻乡杨桥村,按照城市夜间照明标准,为该村安装了63盏路灯。随着用电线路和电表等设施的完善,杨桥村将结束夜间村内无照明的历史。
杨桥村濒临黄河大堤,交通闭塞、土地沙化、人均地少、发展滞后,有贫困户49户107人。“老、旧、乱、穷”是杨桥村的真实写照。
“治疾先找病灶,脱贫先挖穷根。”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管局副局长、杨桥村驻村第一书记焦俊青,站在村委会办公室门口向记者介绍道。一入村,焦俊青和扶贫工作人员就组织召开了村“两委”班子会、党员座谈会、群众代表会等了解情况,广泛征求意见,倾听群众心声。经过研究分析杨桥村的贫困状况,大家找出了杨桥村“基础、思想、人才、金融、医疗”贫困的精准“五项”。
“找到了问题,就要寻求解决的办法。焦裕禄常讲‘当工作感到没办法的时候,你就到群众中去,问问群众,你就有办法了’。”焦俊青告诉记者,驻村扶贫工作人员遇到困难时都会想起焦裕禄的这句话。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范围甚广,大量纷繁复杂的工作,一开始让焦俊青束手无策。焦俊青就向当地的村民学习,学习农村办事的方式,学习农村工作的方法。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磨合,通过一件件实事、一天天工作,村庄和村民的思想渐渐发生了变化。如今,该村已完成两眼600米深水井工程,饮用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新打机井40眼,解决了村民浇地难的问题;村里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电表全部更换为智能电表;实现了广播电视户户通,并已达到全村通宽带标准;建起了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村卫生室建设已达到标准,配备有4名工作人员;公交车通到了村口;完成了9户危房改造。针对扶贫工作,焦俊青和驻村扶贫工作人员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实施“养一批、扶一下、拉一把、扬一鞭、送一程”的帮扶办法,并通过环卫公益岗位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就业帮扶、领导结对帮扶等方式让贫困户逐步脱贫。“目前,村里20户贫困户又与20名市、县级领导结成帮扶对子,全村实现贫困户结对全覆盖。”焦俊青说。
“我们扶贫工作人员,不仅要让贫困村实现脱贫,更要让村民致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扶贫办主任李志强说,“给钱给物,不如给村里建个好班子!”在改变村庄外部形象的同时,扶贫工作人员对村“两委”工作职责进一步明晰,强化组织引导和制度规范,增强班子带领群众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村“两委”班子开展教育培训,增强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责任心。“这将是杨桥村以后持续变化的重要内部支撑。”李志强说。
如今,杨桥村流行一句话:“关系亲不亲,要看用心真不真。谁把群众当亲人,就会赢得群众心。”一年多来,杨桥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杨桥村继续发生着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变化。“创建一个优秀党支部、建设一个美丽新农村,完成2017年全村脱贫的目标。”焦俊青说,“这就是我们杨桥村‘变形’的终极目标。”
扶贫日记
组织带动 依靠群众 是破解贫困难题的关键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水稻乡杨桥村驻村第一书记 焦俊青
2015年10月,组织安排我到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水稻乡杨桥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近两年来,我经历了很多,感触很深、感慨很多,认为只有组织带动、依靠群众,才是取得扶贫攻坚胜利的关键,才是长远发展的根本。
通过实际工作,我感到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是搞好任何工作的前提。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没有乡党委的领导、村“两委”的扎实工作、主体责任的落实,扶贫工作仅靠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是搞不好的。杨桥村发展滞后,存在交通闭塞、土地沙化、人均地少的客观原因,但以往基层组织薄弱、党员带动性不强,也是形成落后的因素。只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使其投入到脱贫攻坚中,才能构筑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对此,我在工作中严格遵循“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思想解放是前提”的原则。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增强信心。如果不能立志,即使一时脱贫,最终会再度返贫。只有把志立起来,加上技术、思路,才能增强致富本领,真正脱贫。
一个村的贫困户再多,只要我们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甩开膀子、撸起袖子”,一户一户了解情况,因户施策,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有了组织带领,就要依靠群众拧成一股绳,踏踏实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把杨桥村致贫的症结一个一个化解,帮助杨桥村把发展的愿望实现。
《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攻坚记者蹲点:杨桥村“变形记”》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69181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