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外媒看开封 >

【中国网】民心工程的开封答卷

[摘要]核心提示 三城联创不是面子工程、不是政绩工程,而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它是开封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对开封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这张蓝图上,开封人留下了一个个浓墨重彩的印记,并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对...

核心提示

“三城联创”不是面子工程、不是政绩工程,而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它是开封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对开封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这张蓝图上,开封人留下了一个个浓墨重彩的印记,并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对生活在古城开封的人来说,我市开展的“三城联创”像一股和谐的春风,吹遍了市区的每一寸土地,滋润着每一位市民的心田。

在这股春风的吹拂下,曾经坑洼不平的道路平坦通畅了,曾经脏乱不堪的小区旧貌换新颜,曾经脏、乱、差的农贸市场变得井然有序……

禹王台区的居民来说,民生街马路市场曾经是他们心中的“痛点”,满地菜叶、蚊蝇乱飞、道路坑洼不平,是这个马路市场的真实写照。

随着“三城联创”工作的开展,民生街马路市场被取缔。考虑到周边群众和商户的需求,禹王台区建设了新的民生街市场。一进市场,很多市民立刻被宽敞明亮的钢结构大棚所吸引。市场内,地面全部被水泥硬化,干鲜区、生鲜区、活禽区、水产区、果蔬区分类有序,各种蔬菜、水果、肉类在摊位上整齐摆放。

谈起以前的民生街,三胜社区党支部书记陈秀花感慨地说:“以前的民生街是个名副其实的‘马路市场’,小贩直接在街道上摆摊,街道上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别说汽车通行了,就是骑自行车从这里通过也要半天。”民生街市场的“脱胎换骨”,不仅广大居民喜出望外,常年在马路市场摆摊的商户也拍手称赞。来自禹王台区汪屯乡的刘军在民生街经营干货多年,一提起原来的民生街市场,他忍不住大倒苦水:“以前的马路市场不但脏、乱、差,而且道路狭窄难行,高峰期人挨人、人挤人,进到市场里,很长时间都出不来,我们商户的心情也很烦躁。”

民生街市场的建设仅是我市“三城联创”工作的一个缩影。“三城联创”工作开展以来,硬化小街巷、拆除违法建设、整治占道经营……一次次专项整治、一项项改造措施,使我市的卫生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7月17日傍晚,在龙亭区阳光城市花园小区,一群老年人正兴致勃勃地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几名年轻人则在广场上挥舞着羽毛球拍“鏖战”。众人各得其乐,相处融洽。

“以前,小区环境又脏又乱。但‘三城联创’工作开展后的短短几个月,小区面貌发生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变化。”小区居民陈妍高兴地说。以前,该小区道路坑洼不平,遇到阴雨天气路面大量积水,居民出行非常不便。小区居民在楼前楼后的空地上和公共绿化带种上了辣椒、茄子、丝瓜、黄瓜等,为了区别各自的“责任田”,有些人专门立起了木栅栏或者拉上绳子。这些私自开垦的菜园不仅影响小区形象,而且滋生大量蚊虫,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三城联创”工作开展以来,社区工作人员深入该小区,对“责任田”的户主进行耐心说服,赢得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对小区内乱堆乱放的杂物进行了清理,并对道路进行修缮,铺设了柏油路面,使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我市城区和近郊的背街小巷都接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手术”,曾经被市民诟病的背街小巷整修一新,一条条承载着群众小康梦的道路仿佛在一夜之间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昔日破旧不堪、坑洼难走的“堵心路”被宽敞平整的水泥路所取代,在给群众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更让群众感受到了温暖。尽管我市老城区街巷纵横交错,但每条小巷新铺设的水泥路面平整洁净,统一粉刷的青灰色墙壁更显古韵。

“‘三城联创’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作为老百姓,我们深受其惠。”家住顺河回族区延寿寺社区的市民秦俊毅感慨地说,“以前,家门口是垃圾遍地的荒地,如今干净整洁,成为群众休闲的场所;原来泥泞不堪的‘麻脸路’,现在已是平坦宽阔的水泥路。”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守护古城蓝天绿水

每年立冬之后,开封黄河柳园口湿地保护区就会出现大量天鹅在此过冬,开封黄河柳园口湿地俨然成了美丽的“天鹅湖”,吸引不少游客前去观光。“除了天鹅来此过冬外,来此栖息的灰鹤、野鸭也一年比一年多。”在黄河滩义务巡防20多年的范师傅说,这一切都源于开封生态管理的加强,湿地生态得以恢复。以前,开封黄河滩区内存在着300多座黏土砖瓦窑。这些砖瓦窑在滩区内取土烧砖瓦,一些砖瓦窑甚至侵入湿地保护区,卡车、掘土机轰鸣不止、地表植被被破坏,很多候鸟被迫离开。为此,市委、市政府将黄河滩区内的373座黏土砖瓦窑全部拆除,让黏土墙材产业全部从黄河滩区退出,湿地生态也因此得以恢复。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开展“三城联创”,建设实力开封、文化开封、美丽开封、幸福开封,不仅需要优美的硬环境,更需要良好的软环境。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针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短板和薄弱环节,市委、市政府站位大局、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以“六控”(控尘、控排、控煤、控车、控油和控烧)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治污,向大气污染宣战,吹响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号角,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27天,较2015年增加5天;PM10浓度均值为122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均值为72微克/立方米,分别较2015年降低6微克/立方米、2微克/立方米,较好地完成了省下目标任务。

开封因水而兴,开封因水而美。在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方面,我市始终不遗余力。2016年,我市通过深入实施饮用水源保护、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加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推动新一轮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等5大工程,确保了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出境河流责任目标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

城市要美,农村也要美。2016年,我市着力抓好生态乡镇与生态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控制3项工作,统筹协调、积极推进农村生态建设和土壤环境保护工作。2016年,省下达开封市3个省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村创建任务。经各县区推荐,市环保局现场检查、筛选,确定了祥符区陈留镇等4个乡镇、祥符区沈楼村等18个村分别开展省级生态乡镇和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2016年年底,4个省级生态乡镇和18个省级生态村创建的申报材料通过了省环保厅组织的技术审查。

成绩面前,我市并没有骄傲,而是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市十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未来5年,全市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取得明显进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到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低于260天,林木覆盖率达到23%,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

“三城联创”人人受益

7月18日一大早,65岁的郭秀英准时起床,步行来到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东门外的环城公园锻炼身体。她打了太极拳、练了太极扇,直到8时30分才稍作休息,准备去买菜做饭。郭秀英说,以前,附近没有锻炼的场地,她只能在路边找处空地锻炼。“自从这里建好后,我每天都来。每天来这里锻炼的市民很多,大人小孩热热闹闹的,让人觉得得劲。”郭秀英说。记者看到,环城公园里随处可见锻炼、休闲的人,唱歌的、跳舞的、抖空竹的、打陀螺的、打太极拳的,其乐融融。人们很难想象,以前这里破旧不堪、垃圾遍地,几乎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如今,通过“三城联创”,这里成了美丽的环城公园,成了人们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乐园。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体现城市品位的重要标志,也是‘三城联创’的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三城联创’不仅让市民能享受到美好家园,还将提高城市的美誉度,可以更好地吸引外商投资,为市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市民邱桐的话说出了不少开封人的心声。为民创建、创建为民,是我市“三城联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市委、市政府向广大市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我市坚持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三城联创”的成果。近年,我市每年投入的民生资金均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以上,在就业、就学、医疗、住房、社保等方面办了一大批民生实事,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了新进展。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我市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11年更新城市公交车254辆,2012年更新城市公交车100辆,2013年又新增公交车100辆,城区旧的公交车全部得到更新。市人民体育场(馆)改建工作基本完成,市社会福利园区投入使用。同时,我市进一步完善了市图书馆、市档案馆、市群艺馆、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群众文体场馆的软硬件设施。

我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强化了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障,完善了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监控、工资保证金及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及时查处了一批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案件,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城联创”为开封增添了光彩,更让群众得到了实惠,不少群众都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水更清了、天更蓝了、地更绿了、道路更畅通了,城市更美更亮了,生活更加舒适了,住在这样的城市里,我们的心情很舒畅!

“三城联创” 让市民更文明

“‘三城联创’之所以说是民心工程,就是因为它不仅扮靓了城市,也改变了市民生活,更让大家对文明有了更多了解。通过‘三城联创’这一载体,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推进了城市文明进程。”龙亭区文昌社区居民杨艳花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

我市吹响“三城联创”冲锋号后,全市上下迅速行动,从清除小广告到拆除私搭乱建的棚子,从清扫院里院外的卫生到清洗街道、粉刷墙面等,城市因为“三城联创”工作的推进而变得更加干净、整洁,广大市民讲文明、讲卫生的意识也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人人支持“三城联创”、人人参与其中的社会风气。

“让城市变得更宜居、更文明,是开封人的心愿,也是每一个开封人的责任和义务。”经常在御河岸边散步的市民胡光武谈起我市开展的“三城联创”工作,如是告诉记者。胡光武是地地道道的“老开封”,他亲眼目睹了开封的变化,感受着城市的发展。胡光武说,如今,御河已经成为居民健身休闲的场所,这里的环境卫生需要每一位市民自觉维护。每天出门散步时,胡光武都会随身带着一个塑料袋,看到地上有垃圾就捡起来装进塑料袋,然后再扔进垃圾箱。

和胡光武一样,越来越多的市民有了文明意识。“三城联创”工作刚开始时,一些市民觉得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制约,一时间多少有点不适应甚至牢骚满腹。在他们看来,很多路边占道贩卖蔬菜的摊贩不见了,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一些不便。后来,他们走在整洁的道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切身感受到“三城联创”带来的好处,文明意识也随之增强。“以前,我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后来,看到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开展‘三城联创’工作,城市面貌越来越整洁、市民变得越来越文明,我觉得非常惭愧,就时刻提醒自己改掉这些坏习惯,为我市‘三城联创’工作出点力。”家住鼓楼区大王屯北街的杜军说。

“没事时,我就过来看看健康教育专栏里的宣传内容。这些健康教育专栏非常受欢迎,我从中学到许多保健知识,并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禹王台区郭屯村村民魏刚说。“三城联创”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在各个社区和主次干道设置了多个健康教育专栏,内容涉及常见疾病预防、社区居民健康行为规范等。

魏刚清楚地记得郭屯村以前的模样:沿街随处是垃圾和污水,路边摆满了摊位,每当车过风吹,尘土漫天飞舞。如今,硬化的路面平坦干净,占道经营现象不见了,一个个绿色的移动垃圾桶安放在居民楼栋间,居民自觉地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三城联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集贸市场告别了脏、乱、差,我们买得安心;小区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住得开心;背街小巷平整洁净,我们出行顺心;公共厕所干净整洁,我们用着舒心。”魏刚高兴地说。

群众的满意度是“三城联创”工作的“晴雨表”,是检验“三城联创”成效的“试金石”。从市民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三城联创”工作的支持和欢迎。“三城联创”,让每一位市民享受到美好家园的幸福生活。


《【中国网】民心工程的开封答卷》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waimei/64002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