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25 09:58 我要投稿
高温,烈日,雨水,黑夜,蚊虫……
两条高压线路,7个巡线保电工作组,12部保障车辆,182名共产党员巡线保电员,209座基塔,40多公里高压线路……
近日,面对多变的天气环境,面对开封电网升级改造、尉氏县电网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面对农田灌溉、医院、工厂企业夏季用电高峰,为了使万家灯火更加璀璨,国网尉氏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巡线保电员秉承责任,用汗水、帐篷、雨伞、泡面、消暑药品等战高温、斗黑夜、淋雨水,24小时坚守在田野巡线保电一线,保障着全县人民放心用电,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赞歌……
6月16日、17日,记者在该公司内外采访,记录下一幅幅紧张、繁忙、和谐、有序的精彩画面。
画面一:供餐,马不停蹄
朱登奎是国网尉氏县供电公司后勤保障组的一名成员,平日负责公司职工一日三餐的他,这几天却异常忙碌。
“自从6月16日公司巡线保电活动开展以来,我每天都要负责182名一线巡线保电员和公司职工的用餐。往往是凌晨1点还没有休息,4点就又起床准备早餐了……”朱登奎告诉记者。
因为一天要做5顿饭,朱登奎忙得不亦乐乎,早餐刚结束,便要准备巡线保电员的午餐,11时忙着午餐装车运送,之后又继续忙碌公司职工的午餐……就这样一直忙到23时准时将夜餐打包配送完,才算完成一天的任务。
“自己苦些累些不算啥,只要能保障一线巡线员用餐,我也算为保电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朱登奎说。
与朱登奎相比,后勤保障组巡线司机甄红永的任务是每天奔波在巡视、保障、送餐的路上,两条线路每趟跑下来要40多公里,而他全然不顾乡间道路的泥泞、颠簸,创下了一天往返8趟、300多公里的记录。每条线路怎么走、哪里有巡线职工,甄红永都心中有数,而他也成了巡线路上的“活地图”……
画面二:坚守,不畏艰苦
在高温炎热的天气里,在不见人影的荒野中,共产党员巡线保电员们汗流浃背地忙碌着。若非亲身体验,坐在空调房里的我们怎能体会到,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是怎样坚守的,而为了全县人民放心用电,共产党员巡线保电员不畏艰苦,守候着塔基,沿着线路一寸寸地延伸……
16日9时30分,田野间气温高达34℃,记者来到县城北三环220KV菊明线 164#-166#杆蹲守点,只见护线员袁志恒正冒着高温巡视线路,汗水浸透了工作服,但他仍然一丝不苟地排查隐患。
“天热,护线时得注意防暑。风油精、毛巾、矿泉水等消暑物品都得随身携带,天虽热,但保电是大事!”袁志恒笑着说。
12时,烈日当空,在220kv菊明线166#-169#杆蹲守点,护线员李鹏正在没有一丝绿荫的田野间吃饭:“虽然辛苦了我们,但光明了大家……”
“每一个蹲守点都有一面旗帜,一面旗帜就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就有一位保电员值守;而夜晚,一束灯光又成了保电员相互间传递交流的信号,倘若线路发生故障,全县电网将陷于瘫痪……”国网尉氏县供电公司总经理高腾飞告诉记者。
画面三:巡线,不论老少
17日22时,记者跟随高腾飞来到菊明线98#—100#杆塔基,正巧碰见巡线归来的巡线员王敏、卢文更。
“这一趟下来将近两个小时,巡线一圈衣服都湿透了……”卢文更告诉记者。公司出于安全角度考虑,晚间就让相近的两名巡线员聚集一起巡线保电。尽管加大了巡线距离,但52岁的卢文更依然兢兢业业。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卢文更一直勤勤恳恳坚守在工作一线,此次活动他是182名共产党员巡线保电员中年龄最大的。
而年龄最小的当属在菊明线144#—146#杆塔基的24岁巡线员史鸿飞。参加工作仅3年的他一直在公司机关工作,初次巡线感到新鲜好奇,但他同时也认识到此次巡线责任重大。“踏出大学校门走上工作岗位,再走到一线巡线保电,作为共产党员巡线保电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结束采访已是新一天的凌晨。夜更深了,田野更寂静了,但巡线员仍然活跃在田野间。他们用责任保障着电网安澜,保障着万家灯火璀璨。田野间虫鸣蛙欢,这注定又是一个诗意的夜晚,不眠的夜晚……
《为了万家灯火更加璀璨》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weishi/19429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