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22 10:37 我要投稿
在尉氏县,有一条被称之为“劳模一条街”的道路。34位尉氏籍省、市、县劳模的大幅照片被喷绘在这条街道的宣传灯箱上,色彩喜庆、整齐划一的阵容成为该县一道亮丽风景线。
34位劳模中,有的是基层农村普通一员,有的是企业标兵能手,有的是辛勤的园丁,有的是田间农艺师……他们中的事迹有的屡见报端,有的则鲜为人知。在劳模一条街上,这些被喷绘上34位劳模照片的宣传灯箱,白天扮靓着城市街景,激励着城市劳动者增强使命感;夜晚,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展示风采的同时,弘扬社会正气,丰富精神内涵,引领时代风尚。
朱金喜、梁太昌、文现民的事迹,在尉氏县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共产党员的标杆朱金喜,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舍小家为大家,全心带领乡亲致富,始终做带领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带头人;焦裕禄式好干部梁太昌,53年如一日,扎根沙区,治沙造林,痴心不改,把毕生精力献给沙区,终让沙区变林海;群众致富的带头人文现民,20余年任劳任怨,不计报酬,将一个落后村改变成全国文明村镇、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在村支书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成绩……他们的事迹不仅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成为激励群众的强大精神动力。
史振雷、冉玉杰、李洋、张晋志……作为企业家或公司主要领导,他们都或多或少担任着各种职务,但是作为劳动者,他们艰难创业,从一点一滴做起,一丝不苟严把质量,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将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不忘馈赠家乡父老,热心公益事业。2010年,冉玉杰创办的“华誉木业”年产值近5亿元,年创利税7000万元,为5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2010年、2012年,他分别出资70多万元、110万元修通村里3.5公里、5.5公里水泥路;2011年至2012年先后投资20多万元安装路灯300盏,方便村民生活;从2008年起,他每年为村里的300多位70岁以上老人发放200元补助……当企业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当贫困学子领到一笔笔捐助善款,他们传递给社会的不仅仅是不平凡的业绩与颗颗爱心,更多的是榜样的力量和满满的正能量……
孙大江、王红霞、李铁豹、宋志平,来自基层一线的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让平凡而先进的事迹走向社会,走近群众,成为引领社会价值取向的标杆、激励全社会广大劳动者的榜样。作为基层供电所的一名普通职工,孙大江将优质服务播撒给千家万户,数十年如一日,在工作强度异常大的情况下,辛勤服务,保证着万家灯火的璀璨;李铁豹在40多年的教书生涯中,用18年的时间拖着残缺的身躯,风里来、雨里去,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病痛折磨和手术治疗,授业解惑、培育桃李,忠实履行着人民教师的职责……
在尉氏县劳模一条街上, 34位尉氏籍省、市、县劳模的事迹,犹如颗颗耀眼的明珠,照耀着尉氏大地,折射着光芒,激励着干事创业的尉氏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焕发着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营造着尊重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
《34位劳模一条街》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weishi/27728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