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15 11:52 我要投稿
记者朱朝星 通讯员杨治国报道从最初的凭着多年肉牛饲养经验,自己筹资在村里建起肉牛饲养小区,到如今带领全村50多户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并进入村“两委”班子成为深受村民爱戴的村干部,尉氏县门楼任乡文家村党支部书记文现民通过实干赢得了大家的认可。近年,该县对一些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党员进行实践锻炼,通过交任务、压担子,着力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提高其工作能力。该县县委组织部对这些优秀党员进行严格考察,优中选优,使一部分人走进村“两委”班子,成为服务群众的村干部。目前,该县已有1000余名“双强”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
12月10日,尉氏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玲表示,近年,该县结合实际,通过创新培训方式、完善管理机制、精选活动载体,不断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力推动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目前,全县40个基层党委、1010个基层党组织和3.5万余名党员,在各自所属岗位上贡献着力量,取得了较好成效,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新常态。
创新培训方式,促进党员教育制度化,让党员学有提升。该县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为全县党员编发了《党员教育管理手册》,并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基层党校、“便民壹点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对全县党员干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党规党纪教育和科技文化教育,着力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和致富本领。近年,该县共教育培养党员致富能手5000多名。大马乡马庄村党员吕素萍参加了饲养培训班后,现已拥有一个年产雏鸡5万只,饲养蛋鸡、肉鸡近万只的大型养鸡场,年收入2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户。她还带动全村80多户村民走上了养鸡致富路。
完善管理机制,促进党员管理规范化,让党员行有定规。该县始终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努力建设科学合理、配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先后下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的意见》《关于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建立“统一活动日”制度的意见》,让制度的建立与党员的作用发挥相辅相成。今年5月,该县还创新“互联网+党建”新思路,坚持寓党员管理与服务之中,开发党群服务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开通“便民壹点通”微信公众号,将“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活动日、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和党内制度融入管理系统,从而建立了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使每个党员都置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之中。为确保基层党组织“规范办事、方便办事、有人管事、不办错事”,该县大力加强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在高标准建成县阳光组工工作站的基础上,19个乡镇(园区)已全部建成集党务、政务、居务于一体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60%以上的行政村先期建成党群综合服务站,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党群综合服务网络。
精选活动载体,促进党员服务长效化,让党员干有形象。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该县结合近年开展的“千名干部驻村蹲点、联户帮扶服务发展”活动,针对不同行业党员群体特点,不断创新基层党建活动载体,初步实现了全县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长效化。在党政事业机关,持续深化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宣传政策法规、了解社情民意、服务社区群众;在非公企业,以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区为依托,积极开展以“争当先进、争创一流、争做技术能手,比产量、比贡献、比作风”为主要内容的“三争三比”活动,引导企业党员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做贡献;在乡(镇)、村,深入开展以“党委成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党员群众评议党代表”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一评”活动,切实服务群众……据统计,该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持俯下身子,深入一线,访民情、察民忧、解民难,先后走访群众10万余人次,发放便民服务连心卡20余万张,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近两万件次,在全县营造了人人争做廉洁从政模范、人人争做干事创业模范的良好氛围。
《教育制度化 管理规范化 服务长效化尉氏县全力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weishi/29196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