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07 09:18 我要投稿
市委书记吉炳伟在尉氏县基层调研。
市长侯红在尉氏县基层调研。
县委书记任洪河在基层调研。
县长韩治群在基层调研。
纺纱车间
精密电子
文化生活
高效农业
美丽乡镇
医疗器械
成衣服装
家居产业
在孕育华夏文明的黄河之畔,在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之地,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在异彩升腾,这就是被誉为“豫东明珠”的尉氏县。
近年,尉氏县迎着中部崛起的东风,抢抓中原城市群发展机遇,主动融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开港经济带建设,干群上下坚持“西融北接,产城互动”发展思路,强化“郑汴一体化南部经济重心、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东部创新高地、中原经济区产城融合样板”三大定位,强力实施“工业集群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服务多元化”四大战略,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强力推动尉氏县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竭力挺进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二十强,努力谱写着活力、高效、美丽、和谐的尉氏新篇章。
尉氏县先后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科技工作先进县、科普示范县、粮食生产先进县、油料百强县、林业百佳县、生猪调出大县等称号,是河南省民营经济先进县、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平安建设先进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先进县。今天的尉氏县正在书写一首首富足和谐、开放包容的时代华章!
一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综合实力持续提升。2016年,尉氏县生产总值完成338.19亿元,居全市第一位,同比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8.59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位,同比增长2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1.91亿元,增长12.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23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位,同比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4.05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位,同比增长10%,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连年被评为全市工业强市先进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和排名均位居全市前列,县域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坚定不移壮大主导产业。在加快工业集群化的道路上,尉氏县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培育了纺织服装、现代家居和健康医疗设备三大主导产业。一是以鑫旺棉业、福甬服装为龙头,集聚了65家纺织服装企业,形成了中部地区最为完整的纺纱、织布、印染、制衣一条龙的产业链条;二是以邦瑞家具、立邦涂料为龙头,集聚了58家现代家居企业,形成了由刨花板到高级地板、高档家具及涂料、电器的产业链条;三是以优德控股、科琦康乐设备为先导,以投资200亿元、占地5000亩、分三期建设的豫港国际健康医疗设备产业园为承载的医疗设备产业链。
2016年,该县紧紧围绕纺织服装、现代家居、健康医疗设备三大主导产业,以集群发展为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狠抓主导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对于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做好鑫晟纺织20万锭高支纱项目、昊昌科技年产2000套高档精梳机项目和上海洛赐菲年产500台高档纺纱机项目;积极引导鑫旺棉业、天隆纺织、尉氏纺织、福甬服装等企业拉长产业链条,着力打造中国中部地区最为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条。对于现代家居产业,强力推进立邦涂料中原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力争该项目早建成投产;加快金盛达建材物流园项目建设进度,金盛达一期36户已经入驻,金盛达二期项目土地清障基本完成;积极做好上海电子模块项目,着力打造家电产业制高点,加快形成以龙头为引领,汇聚家具、家装、家电三大板块的全产业链条。对于健康医疗设备产业,重点推进投资200亿元、占地5000亩、分三期建设的豫港国际健康医疗设备产业园项目建设。在优德一期建成投产的基础上,加快优德二期项目建设进度;同时又成功引进并开工建设了投资均在10亿元以上的中博健康产业园、新中盟医疗设备生产项目和豫港国际健康医疗设备孵化园项目,为该产业的发展再次注入新的动力。去年12月6日,优德集团在新三板成功上市。一年来,全县共引进省外资金112亿元;新建续建亿元以上项目58个,其中投产22个;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9个,其中开工建设16个。在全市第二次产业集聚区观摩活动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持续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在探索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尉氏县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助产、以城聚人”的发展理念,合理规划布局城镇配套设施,促进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以人民广场、蓬池公园、北三环景观带等综合性休闲娱乐场所为承载,着力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大力开展小城镇综合整治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今日的尉氏县,环境日益优美、更加现代宜居、更具生机与活力。
2016年,该县坚持把城镇化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一是启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全年共投资1.2亿元,新建道路5条、总长6公里,建设北二环、纬八路桥梁两座,实施了刘麦河提升工程,完成9条道路的路灯亮化,改造了自来水主管网。投资6000多万元对20多条市政道路进行升级改造、12条道路下水道进行清淤、18条道路中缺失的花卉苗木进行补栽。一批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实验中学新校区、韩庄小学、新三院和妇幼保健院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二是着力编制专项规划。依据县城总体规划布局,加快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海绵城市规划、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等20个专项规划。论证建立了尉氏县城市建设提质工程2017~2020项目库,确定了177项涵盖道路、供水、排水、园林、医疗、教育、交通停车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为全县今后几年的城市建设奠定基础。继续推动投资1176万元的数字化城管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精细化水平。三是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展“清洁家园·美丽乡村”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支持、合力共建原则,加大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强化机制保障,强力推进长效保洁全覆盖。继续扩大示范村镇范围,重点建设了5个示范乡镇、16个示范村和两条美丽乡村示范带,整体城乡环境显著改善。
全力以赴推动“三农”工作。在发展农业现代化道路上,尉氏县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 通过政策扶持、模式引导、拓展融资等方式,不断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雏鹰农牧、中原皓月、天源面业、七彩虹供港蔬菜、圆梦集团、新农村联合社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壮大,为这片古老的平原农区注入了现代化的血液。
2016年,该县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和资金,完成了省市下达的1328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扎实开展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完成确权面积108.2万亩,占应确权面积的92.5%。继续加强千亿斤粮食工程、小农水重点县、高标准良田建设等工程,2016年新建高标准粮田10.22万亩,完成投资1.37亿元,项目区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1.6万亩,其中亩产值3000元以上的农田在35万亩以上。加强对职业农民的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进一步壮大。农业产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创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市级29家;申报创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省市级示范社39家;发展家庭农场达到287家,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18家。
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在实施服务多元化战略征途中,尉氏县不断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培育新兴业态,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特色商业区发展,加快推进传统专业市场和特色商业街的升级改造,获得了河南省“十快服务业两区”和“一星级商业服务业两区”等荣誉称号。随着万汇龙国际商贸城和金盛达绿色物流园的正式运营,中国中部电子商务港与中非跨境电商城的开工建设,尉氏县第三产业迅猛发展,服务多元化又上了一个崭新台阶。
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2016年,该县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实施“双创”“双加”行动计划,投资3亿元建成中小企业创业园,配套建设中小企业孵化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和产品展示中心,为有项目、有资金的创业者提供发展平台。积极会同上级部门和专家,对全县特色商业区的规划进行调整,明确了以仓储物流和商贸业等为特色,充分发挥特色商业区对产业集聚区和港尉新区的服务功能。目前,投资18亿元的万汇龙国际商贸城项目已经试营业;投资200亿元的中国中部电子商务港项目,先期启动的500亩已经开工建设。为了进一步培育壮大新业态,又重点引进了投资6.5亿元的烟台浪潮电子项目、投资2.2亿元的非凡大麦场项目和投资1.1亿元的河南云联乡村电商网络项目,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
民生保障不断加强,社会事业持续发展。该县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县民生社会事业支出达到118.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0.5%,教育、卫生、扶贫、就业等民生工作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精准扶贫,2012年以来,该县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305.3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53个,修建村内道路51670平方米、下水管道5000米,贫困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完成“雨露计划”培训6652人次,提高了贫困劳动者的生产技能;为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贴息499.7万元,为1013户贷款贫困户贴息192万元;实施科技项目11个,为贫困户免费发放农作物种子16346公斤。同时还开展了到户增收项目和互助金试点项目,为贫困群众脱贫提供了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5年来,共有53个贫困村和40267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保民生措施,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建立了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险种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面扩大,标准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年900元提高到2960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月200元提高到400元。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5.7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7万人。着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稳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逐步扩大,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县人民医院病房楼、妇幼保健院病房楼建成使用。社会治理不断强化,平安创建深入开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
2016年,尉氏县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9个,其中开工建设16个;新建续建5000万元以上项目58个,其中投产22个,各项指标预计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进度。
去年以来,该县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保态势、稳增长、补短板的最主要抓手、最有力支撑,竭尽全力抓招商,持之以恒抓项目,强化服务抓环境,在经济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开放招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加大招商补短板。面对日趋激烈的招商竞争,该县依托优势资源和现有客商,坚持大员定期上阵、小分队主动出击,强力开展了延链补链强链招商活动。全县全年新对接招商项目60多个,其中达成合作意向的40多个,通过联审联批项目29个,为全县经济跨越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动力。在纺织服装产业招商方面,该县借助河南省中原纺织工业基地这个金字招牌,高端谋划、启动建设了投资200亿元、占地5000亩的中原纺织服装机械产业园项目等,形成了集纺纱、织布、印染、制衣、纺织机械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在现代家居产业招商方面,启动建设投资18亿元、占地230亩的金盛达建材物流园二期项目,对接洽谈了投资15亿元的深圳华夏幸福集团泛家居产业园项目、投资3.5亿元的河南菲得美现代家具项目。在健康医疗设备产业招商方面,豫港国际健康医疗设备产业园项目再添新军,成功引进了投资均在10亿元以上的中博健康产业园、新中盟科技园和豫港国际健康医疗设备孵化中心3个项目等,为该产业的发展再次注入了强劲动力,招商领域更加拓宽,招商业态更加丰富。
狠抓项目促进度。该县按照“在谈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建设、建设项目抓投产”的建设要求,持续完善领导分包、定期实地督导、定期召开项目建设推进会等工作机制,研判形势,加强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进度。在菊花文化节上,共签约项目12个,投资3.7亿元的非凡大麦场电子商务项目已正式运营,新中盟、中博、孵化中心、建兴广场商贸综合体、颐养苑养老等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确定的“532”项目共有5个,全县新建续建项目58个,其中优德科技园、科琦康乐设备、万佳棕垫等22个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立邦涂料、鑫盛纺织、昊昌机械等46个项目目前均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快速推进。
创化环境建载体。去年以来,该县在规划方面,积极调整园区规划,将新尉工业园区纳入产业集聚区,形成了“两组团、两轴线、六片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在硬件方面,先后投资近亿元完善了产业集聚区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了产业集聚区产业服务中心。在软件方面,搭建产业服务平台,多部门联合融入,“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项目加快落地建设提供了最优的服务环境。同时,该县结合尉氏县区位、资源、产业结构等自身实际,在开港大道两侧,积极谋划、启动建设了30平方公里的开港经济区,成为吸引各类先进产业和优质资本的“强大磁场”。
2017年,该县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盯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不放松,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项目建设不懈怠,主动加压,务实重干,全力推动开放招商工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加大投入,完善措施,全力推进产业集聚区争创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十块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郑州航空港区东部创新高地。
新时期带来的新要求催人奋进,新时期蕴含的新机遇令人期待,新时期实现新跨越的号角已经吹响,面对发展机遇,尉氏上下纷纷表示要开拓创新、乘势而上,有信心、有能力、有智慧穿越风雨、爬坡过坎,为建设“四个尉氏”开创新局面,为挺进全省经济综合实力二十强做出新贡献,全力建设活力、高效、美丽、和谐的“新尉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新篇章!
本版图片均由尉氏县委宣传部郎军科邵海华提供
《尉氏:西融北接 产城互动 挺进全省经济综合实力二十强》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weishi/55034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