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22 09:06 我要投稿
繁星尚未点亮万家灯火,晚风便满载鼓乐欢歌拂向禹王台区的大街小巷。
在滨河路环城公园,在汪屯乡、南郊乡文化大院,在辖区各办事处的文化活动站,每天都是人涌如潮、锣鼓喧天,丝竹悠扬、激情奔放的舞蹈,热情如火的歌声汇成了欢乐的海洋,如火如荼的群众文化活动遍布禹王台区的街道乡村。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记者在禹王台区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该区逐步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同时,该区还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镇整体规划,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并在各社区建立了活动场所,为群众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平台搭建
文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禹王台区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硬件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文化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全区共有33个乡村文化站、25个农家书屋、11个乡村文化大院、22个社区文化活动室、24个社区电子阅览室。这些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场所为辖区群众在家门口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
队伍建设
群众文化队伍逐渐壮大
在完善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禹王台区还积极发动群众组建文艺队伍,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为目的,定期下基层为社区和农村的文艺团队进行指导和培训,各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均购置文化娱乐设施,组建文化宣传队。目前,全区共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队伍68支,内含盘鼓、腰鼓、秧歌、旱船、军乐、唢呐、豫剧、曲艺、杂技等,演职人员达1800余人,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全民受益
文化惠民劲刮文明新风
禹王台区还把加快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步伐,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先后成功举办多起大型文化活动,真正做到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展示”,让辖区百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5月12日傍晚,南郊乡孟坟村的文化大院内人头攒动。乡亲们搬着板凳坐在露天广场,聚精会神地观看文化馆放映队播放的影片《牛老汉的幸福生活》《喜满堂》,幽默诙谐的剧情不时逗得乡亲们哈哈大笑。
每逢节假日举办群众性文艺演出,已成为禹王台区的传统。近几年,该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使辖区特色文化异军突起,屠府坟村的“农民闹元宵”、大李庄村的“春耕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已成为我市响当当的文化品牌。目前,禹王台区已经形成了以广场文化活动、节庆文化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为一体的文化活动格局。从今年年初截至4月底,该区先后共组织了大型文化活动11次。这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辖区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有力地倡导了文明新风,带动了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等传统美德的发扬,促进了辖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禹王台区文化活动舞动文明新风</br>陶冶情操 共促和谐》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yuwangtai/17694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