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19 10:27 我要投稿
曾经,这里上访告状成风;曾经,这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车行扭波浪、人走溜墙根”,街巷柴草垃圾肆意堆放,养猪废水、生活污水横流……
然而,这一切随着近年新的村“两委”班子的成立而改变。近年,尉氏县小陈乡靳老村村民经常在亲戚朋友面前夸口说:“啥时候去俺村看看呗!”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7月14日,记者在靳老村采访时发现,靳老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内道路洁净平整,夜晚路灯通明,文化健身广场环境优美,超市、饭店、综合医疗服务站等设施齐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说,这些变化都缘于村里的好干部——村党支部书记靳留现。
2010年10月,小陈乡党委、政府经过全面摸底,决定让靳留现挑起靳老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带领全村2000多人走出困境、开创靳老村工作新局面。此消息一经传出,群众交口称赞:“中!留现当支书俺村肯定比人家发展得好。”
就这样,全村党员全票推选靳留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由此,靳留现成为靳老村新的带头人。“大家选我当村支书,我一定好好干,否则就辜负了大家的一片心。”靳留现说。
10年前的靳老村也辉煌过,由于当时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靳老村在全县都是响当当的红旗村、经济发展先进村。但好景不长,由于村干部思想涣散、相互掣肘,靳老村错失了发展的黄金十年。
上任后,靳留现认为,打造一支坚强有力、亲民务实的干部队伍是当务之急。靳留现找到村“两委”成员,挨个推心置腹讲问题、谈思路。靳留现诚恳的态度,使班子成员认识到以前工作上的疏漏,纷纷表示团结一致,为靳老村的发展打场翻身仗。靳留现听说有几户贫困群众因为没有钱支付管材费和施工费,一直用不上自来水,就自掏腰包垫资4000元。有人提醒他钱要不回来就吃亏了,靳留现却说:“吃亏就吃亏,我吃亏总好过父老乡亲没水吃,总想着为名为利咱还是共产党员吗?”在靳留现的倡议下,7名班子成员每人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户,从生活到生产全方位为他们解决困难,用实实在在的亲民爱民之举,重拾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对靳老村而言,要想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也要先修路。道路不仅制约着乡村经济发展,而且也成为靳留现心头一块沉甸甸的“石头”。靳留现先后召开群众动员大会和群众代表会征求意见,一开始群众还有所顾虑,但靳留现详细阐明了修路计划和资金来源及使用上的安排,承诺资金账目谁都可以去查,并现场捐献一万元修路款。大伙这才吃了粒定心丸,纷纷捐款,保障了道路的顺利开工。近几年,靳老村先后修建水泥路4.5公里,完成绿化6公里,架设路灯60余盏,兴建900平方米休闲健身广场一个。群众说:“留现这干部没私心,他干事儿俺信任,他领路俺敢走。”
靳老村有棉短绒加工企业20多家,但近几年棉纺行业不景气,靳老村的棉短绒加工企业也陷入发展危机。靳留现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回来后成立了靳老村棉短绒加工协会,抱团发展,带动本村及周边300多人就业。靳老村有种植西瓜、辣椒等果蔬产业的传统优势,但销路不畅影响群众收益。2013年,靳留现又出资10多万元,兴建了一个大型果蔬批发市场,让群众在家门口进行交易,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011年,靳老村多方筹资60多万元,修缮了村委会大院,制作了党群便利墙和党员群众明白墙,建立了党员群众全民服务站,方便了群众办事;修建道路1.6公里,架设路灯81盏,解决了群众出行难。为给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靳留现出资3.2万元建成了村党建综合服务体,让全村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群众纷纷说,靳留现是一名好党员、好干部、好带头人,像焦裕禄那样,心里装着群众,却唯独没有他自己……
《靳老村的带头人》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bianliang/20701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