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11 09:01 我要投稿
1938年冬,共产党员彭勃、张葆和等,在洧川中学师生中发起组织了“洧川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有90多人参加,设总队部,彭勃、张葆和为负责人。翌年,洧川、大马、侯家集、榆林赵、徐王赵等40多个村庄也相继建立了“民先”小组或小队,“民先”队员发展到800多人。“民先”在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8年12月初,中共杞县县委负责人杜省吾和王跃亭等人,经过长时间工作,把驻杞县程庄的李广居部700多人争取过来,编为新四军游击队支队一团。不久,该支队返回鹿邑县白马驿。同年12月底,杜省吾主持发行豫东抗战流通券,具体事宜由杜方舟负责处理。流通券在龙曲、板木、瓦岗、傅集一带发行。这是豫东地区中共组织第一次发行货币。因局势混乱和有人伪造,流通券难以流通,次年4月即停止发行。
1939年2月上旬,新四军游击支队副司令员吴芝圃,率支队三大队(代号淮阳)及特务连,第二次回师睢杞太地区。该部在地方党组织和抗日武装的配合下,接连出击,打击日、伪、匪、顽。同年2月14日,首先歼灭杞县荆岗土匪司令李继书部500多人,缴获步枪400多支、手枪10多支。2月17日,聚歼大朱庄地方武装朱子固部,缴获大批武器弹药;继而又歼灭睢县长岗伪军张心帧部300多人,活捉伪区长李继美。在支队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杞县土匪武装杨逢云、刘悦亭、曹德林等部500多人先后被编入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三团,代号“吉安团”。
1939年2月下旬,冀鲁豫支队司令杨得志率部1000多人,由冀鲁豫边区护送党中央派到豫皖苏边区的130多名党政干部到达睢杞太地区,吴芝圃率部到杞北接应。杨得志部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连续打了3个大胜仗。同年3月17日,又攻打了驻通许县练城集的伪军郭得俊(外号郭片)部,歼敌1000多人,活捉伪军参谋长、CC(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分子刘恩学等700多人,后经民权返回。
1939年2月7日,为了组织群众开展抗日自卫,根据豫皖苏边区党委指示,在杞南赵村成立睢杞太抗敌自卫总团。杞县知名爱国人士孟紫垣(昭枢)任总团长,共产党员王介夫任副总团长。总团具有地方政权性质,下设赵村、乔庙、白畅岗、河坡、汤庄、半坡楼、程庄、高贤、长岗、苗楼、高阳等27个分团,拥有四五百人的抗日武装。同年5月,各分团武装集中整编为4个中队、1个特务中队,在杞南、睢西、太北一带活动。总团及各分团的成立,进一步扩大了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使睢杞太抗日救亡根据地初具规模。同年7月26日,在睢杞太交接处线章村与伪军作战中,王介夫不幸牺牲。总团武装改编到睢杞太独立大队。
新四军游击队在杞县的活动引起日军恐慌。1939年3月26日,日军在伪军的配合下,从开封城出动坦克8辆、汽车数十辆,向新四军游击支队三大队驻地杞南瓦岗扫荡。该支队当即迎敌,与日伪军激战数小时,支队伤亡多人,因敌众我寡,主动撤离。日军所到之处施行“三光”政策,瓦岗、程庄等7个村被杀数百人,房屋被烧百余间。26日下午,日军返回途中又把赵村吴芝圃家的数十间房全部烧光,杀害抗战军人家属和群众10多人。
《抗日战争风起云涌》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bianliang/22199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