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19 09:23 我要投稿
本报讯 通讯员赵儒学 李怀顺报道 8月12日上午,祥符区范村乡瑞寨村村民姬宇飞家的花生加工厂内一片繁忙景象。“民事帮办真好!只要来到党群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就会全程帮办,并且是一帮到底,省力又省心,让群众实实在在受益。”在谈起村党支部派民事帮办员帮他办理贷款、架电线的事时,姬宇飞感慨万分。
今年以来,祥符区委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民事帮办”工程,着力打造便民服务网络,把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缩短为服务群众“零距离”,带来了农村和谐发展新气象。
“民事帮办”工程启动后,该区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作用,广泛整合农村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乡村土秀才、乡村土专家等群体,组成民事帮办队伍,并建立特长信息库,根据民事帮办员自身特长和个人意愿,主动认领帮民致富、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服务岗位。为方便群众办事,该区要求各村在村显要位置设置公示栏,公布民事帮办员的个人特长、服务范围、帮办承诺、手机号码等信息,并在各村党群综合服务站设立民事帮办接待窗口,从周一到周五,由值班村干部全天候受理记录群众承办申请,做到了岗位有承诺、承诺有公示、公示有考评,真正使村“两委”干部尤其是无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有责、有位、有为,实现了为民服务全覆盖。
“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需我办、民求我应”是祥符区委组织部推行“民事帮办”工程的宗旨。民事帮办队伍建立后,该区各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积极引领民事帮办员从实际出发、从群众身边小事做起,帮助群众解决了大量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曾被评为全省民事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的朱仙镇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马兆龙,凭借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依托朱仙镇穆斯林社会法庭,成立了“老马工作室”,半年为居民调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经济纠纷60件。半坡店乡黄龙庙村人多地少,该村入党积极分子、外出创业成功返乡的民事帮办员张贯生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与村干部刘克旺联合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绿神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大力开展黄瓜、苦瓜、彩色辣椒等蔬菜种植,产品远销西安、郑州等地。目前,该合作社社员从最初的10多户发展到目前的107户,蔬菜大棚也从6座发展到100多座,户均增收超过6万元。前不久,张贯生又注册了“东方绿神”商标,经有关部门批准,实现农超对接,合作社发展步入快车道。
据了解,半年多来,该区已发展民事帮办员1637人,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5000多件。“民事帮办”工程的实施也给祥符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来了新气象。自该工程开展以来,该区已有561名致富能手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82名致富能手光荣入党,1100多户帮扶对象预计今年纯收入增收将超过5000元。③
《祥符区“民事帮办”工程带来和谐发展新气象》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bianliang/22737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