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汴梁开封 >

开封有个刘“板桥”——画家刘建设作品赏析

[摘要]刘建设近照 获奖作品 四条屏 兰草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清代画家郑板桥著名的《竹石》题画诗。诗中,作者借竹石的坚韧隐喻自己不折不挠的品格和宁折不弯的风骨。 250年后的今天,古城开封有一位专画竹...

 开封有个刘“板桥”——画家刘建设作品赏析

  刘建设近照

开封有个刘“板桥”——画家刘建设作品赏析

  获奖作品 

开封有个刘“板桥”——画家刘建设作品赏析

  四条屏

开封有个刘“板桥”——画家刘建设作品赏析

  兰草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清代画家郑板桥著名的《竹石》题画诗。诗中,作者借竹石的坚韧隐喻自己不折不挠的品格和宁折不弯的风骨。

    250年后的今天,古城开封有一位专画竹石及兰草的画家——刘建设。他笔下的兰竹,灵动、自然、简恬、高雅;竹节挺拔,竹枝飘逸,兰草幽香,缤纷雅致,画面充盈着浓浓的文化底蕴,彰显了“兰竹相伴,有香有节”的美感和韵味。

   10月21日,在开封文化客厅,记者采访了刚刚从河南省文博会归来的刘建设。

   刘建设,字简舍,1953年出生于开封,毕业于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他自幼随父习字,1974年师从著名画家张光斗、李超仁先生,主攻兰竹,兼攻菊石、虫草,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开封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开封市大梁书画院副院长。谈及从艺经历,刘建设告诉记者,作画的兴趣是从学书法开始的,从7岁开始跟父亲练字到跨入河南大学文学院大门,中国文字和文学的博大精深给了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后来,被誉为“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的作品,其风格风骨、韵味韵致像磁石一样吸引了他,从喜爱到产生兴趣再到刻意追求,一路走来,不觉将近半个世纪。“谈不上学有所成,但收益匪浅”。

   古人云:“半生竹子一生兰”。刘建设当过知青,干过基层搬运工,也做过官,官至公司党委书记,40多年来,他情系兰竹,勤勉自学,甘于孤寂,独善其身,把别人打麻将、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研习、创作之中,不管逆境顺境,始终把艺术造诣作为画语笔墨的核心追求。

   几次笔会上,记者曾留意观赏他的创作,每幅作品的用笔、泼墨、题诗、落款都匠心独运,颇具特色。具体地说,就是以小见大,以形取神,形神兼备,相得益彰。看似信手拈来,却自然涉笔成趣,赋具象以抽象意蕴,富有限于无限思考,这大概就是“板桥”艺术独有的魅力。

   观他的兰竹,有一种别致的韵味,风骨之美、高雅之韵、馨香之情,力透纸背,呼之欲出。郑板桥画竹曾提出三个概念:“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也就是观察、构思、实现三个阶段。刘建设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体验和构想,巧妙而自然的达到“审美”“意象”“生成”这三重境界。近些年来,兰画竹已成了刘建设艺术创作独特的一道风景,风景里既有画风清溢的绚烂,又有涉笔成趣的清婉。看他的兰竹,不觉会有时光倒流的感觉,他运墨用色酣畅淋漓,题诗落款挥洒自如,把一向看做坚韧挺拔象征的竹枝竹叶,变得温润含情,多姿多彩,意蕴深遂,富有韵致。有人曾拿他的兰竹与郑板桥的绝世名作做比,大有以假乱真、异曲同工之妙。故而才有刘“板桥”之雅称。

   谈到雅称,建设兄平静的说:“大师之艺术高峰难以企及,爱我者赐我雅称当有勉励之意,我更应勤勉回报观者对我的喜爱。”谈到创作体会,刘建设认为,画是写出来的,言为心声,画为书声。一个“写”字,所表达的既是胸中意象的物化,又是理性思维的飞跃。在他眼中,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寂寞,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清华其外、澹泊其中;兰花是一种珍贵、神奇的草本植物,品德高洁,代表着理想与希望。把二者有机融合,更能彰显出精神和情怀。

   近年来,刘建设的兰竹、菊石、虫草画成就颇丰,其别具灵韵的审美价值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青睐,被许多业内人士和书画爱好者收藏。作品曾入选全国“梅兰竹菊”大赛,《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书画作品集》和河南省第三、第十、十九、二十届新作展,河南省书画作品城市联展等,并屡屡获奖。

   在精神世界里,艺术家既是创造者又是传播者。古训曰:“厚德载物”,德高才望重。有理由相信,年逾花甲的刘“板桥”,一定能在浩瀚的书画海洋里,“直挂云帆济沧海”,创作出更多的精神食粮,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他的雅称。伊人/文图


《开封有个刘“板桥”——画家刘建设作品赏析》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bianliang/26793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