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07 16:43 我要投稿
全媒体记者马翼飞 实习生贾世超报道 5月24日,浓浓的花生香混合着一声声响亮有力的撞击声在鼓楼区仙人庄办事处余店村十坊街飘散,作为鼓楼区重要招商引资项目的传统木榨工艺油坊开始榨取入驻十坊街以来的第一桶花生油。
去年以来,为深入推动“文化+建设”,打造民俗文化聚集地,鼓楼区开启了余店民俗文化村建设项目。随着最后一家入驻企业传统木榨工艺油坊开始试生产,标志着余店民俗文化村项目之中的十坊街建设已基本完成。
5月24日中午,记者在传统木榨工艺油坊看到,吊在高高横梁下的3米多长的木制撞杆在榨油师傅的操作中上下翻飞,撞击着古老的木制榨油机上的木楔,清亮的花生油从榨油机下方的出油孔汩汩流出,浓浓的花生油香溢满了整个油坊,向外飘散。来自安徽省六安市叶集镇的陈庭刚指着舞动着木制撞杆的榨油师傅说:“这个敲击的技术叫翻杠,俗称‘猴子翻山’。整根撞杆由黄檀木制成,重达50公斤,操作撞杆需要娴熟的技巧,培养这样一位榨油师傅要3年至5年。”据陈庭刚介绍,这台直径1米多的木榨机由一整棵黄檀木制成,已有150多年的历史,需要专业师傅数天的组装,从叶集镇搬运至此非常不易。
据了解,陈庭刚从事木榨工艺榨油已有30多年,是祖辈相传的手艺,被评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统木榨工艺油坊可生产芝麻油、花生油等。在鼓楼区委、区政府的盛情相邀下,陈庭刚决定在十坊街开设油坊。“这里不仅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土壤,也有鼓楼区搭建的良好的平台,我相信传统木榨工艺一定能在鼓楼区飘香。”谈到未来的发展,陈庭刚信心百倍。
《传统木榨工艺油坊亮相余店村弘扬民俗文化 留住浓浓乡情》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gulou/61703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