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1-13 21:44 我要投稿
诊治病人近2万人次,为五保户、困难户、独生子女户、残疾人、军烈属等减免药费10000多元……1月4日,在尉氏县洧川镇董庄村卫生所,笔者从一本简易行医日记里一堆数字中看到了36年来村医张俊奇走过的风雨历程。36年来,他坚守在乡村第一线,默默用最温暖、最无私诠释着对乡邻浓浓的爱,用最朴实的形象展现着新时期乡村医生的魅力风采,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村民健康的守护神”。
待患者如亲人
今年57岁的张俊奇,祖父和叔父生前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受家庭熏陶,小时候他就产生了学医的念头。1977年,张俊奇高中毕业后自费到市卫校学习。1978年,他在取得行医证的前提下,开始了从医生涯。
张俊奇从事村医工作以来,始终牢记“救死扶伤”的行医准则,视病人如亲人。由于他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张俊奇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村医。
2013年5月中旬一天的中午,村民董军突然上腹疼痛,来到诊所时已是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张俊奇通过仔细检查发现患者呈板状腹,考虑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病情十分危险。他通过多方联系,终于与县医院外科大夫取得联系,并将病人送到医院进行紧急手术治疗。董军住院期间,张俊奇多次前去探望并送去营养品。董军出院后,张俊奇为其办好后期相关手续。
2012年7月初的一个夜晚,天降瓢泼大雨。0时左右,村里的一名村民突然发高热,接到电话后张俊奇马上起床背起医药箱,不顾大雨及时赶到了病人家中。张俊奇给病人检查、治疗,使其病情逐渐好转,而此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两点多了。患者家属在感激的同时,看到外面下着大雨便想挽留张俊奇,待雨停后再回诊所。张俊奇为不给患者家属添麻烦,毅然冒雨返回了诊所。此后,当患者家属在乡邻面前提及此事时,张俊奇总是笑着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这是我应该做的。”
倾力服务社会
张俊奇在为乡邻服务的同时,还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做好计划免疫、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等工作。
2009年夏天,甲型h1N1流感流行。这年5月中旬一天下午,张俊奇得知村里有一名儿童和来自疫区的人员接触后突发高烧,便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并迅速赶到孩子家中诊视,可小孩及家人都不知去向。当晚,他又带领当地医疗人员先后3次寻找都一无所获。第二天早上,张俊奇终于找到了这名儿童,并为其测量了体温。在确定孩子只是一般的感冒发热后,张俊奇立即将情况向上级汇报,人们揪起来的心才放了下来。
为让更多村民感受到党和国家政策的温暖,张俊奇还挨门挨户向村民耐心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该村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张俊奇为全村2500多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将本村5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中的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患者纳入慢性病管理范围,每两个月进行一次上门随访服务,为老人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工作突出,2003年,张俊奇被尉氏县评为“消灭脊灰先进工作者”,2009年被河南省评为“免疫规划先进工作者”,2012年、2013年,该村卫生所被尉氏县评为“全县先进村卫生所”,2014年12月中旬,被评为尉氏县“最美乡村医生”候选人。③
《身边好人:村民健康的守护神 ——记尉氏县洧川镇董庄村卫生所村医张俊奇》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minsheng/11354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