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2-13 12:03 我要投稿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夫妻间的相敬如宾,是尊老孝老的传统美德,是艰苦创业的同舟共济,是乐于助人的古道心肠……
什么是幸福?犹如“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人心中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不同人对幸福的演绎也千差万别。
48岁的张居成是禹王台区汪屯乡横船湾(以前为横船湾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20多年来,他与妻子于春红用朴实、勤劳、宽容、爱护演绎着一家5口人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
1991年,张居成与于春红结婚,两人白手起家,开始了共同创业的步伐。创业初期,张居成长年累月在外奔波,经常一出差就是一两个月,无暇顾及家庭。勤劳善良的于春红在家服侍公婆,照顾年幼的子女和种田,里里外外一把手,给丈夫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港湾。
有一天,正在外地出差的张居成收到家里电报,说父亲病重住院,他立即从外地赶回家。当他到医院看见妻子正给父亲倒便盆、清理屎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后来,张居成的父亲常年卧床不起,于春红一直精心侍候,直到老人2004年病逝。婆婆逢人便夸儿媳贤惠勤劳、心地善良。自从嫁到张家来,于春红从来没有和公婆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家庭十分和睦。
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帮助船行,船儿扬起风帆。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张居成安心地放开手脚大干事业。1994年,他经过市场调查,决定到南阳推销压力容气罐。于春红担心他一个人在外太劳累,坚持要求同去帮忙。在异乡创业期间,夫妻俩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难一起解决,事业上互扶互持,互敬互爱,从来没有因生活琐事而吵架。
由于夫妻俩诚信经营、本分做人,容气罐很快打开了销路,一年纯利润达10万元,家庭收入倍增,夫妻俩成为本村的致富带头人。此后,张居成夫妇再次找准时机,在本村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又取得成功,不但家庭收入再上一层楼,也给本村村民探寻出一条新的致富路。
张居成在工作中总是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群众做好每一件事。很多时候他都因为忙村里的工作,而耽误了自家的农活和自己的事业,但他从无怨言。妻子和父母也很理解他,从不抱怨。2013年8月,开封大旱。张居成带领社区干部正在田间组织抗旱救灾,一个外地客户突然打电话让他去南京谈一项数额不菲的业务。可是,当时正是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他实在走不开,就婉言拒绝了。该客户了解情况后,连连叹息,告诉张居成至少会损失八九十万元,并问他如此做值不值。张居成认真地回答他:“为了群众的利益,值!”
众所周知,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非常难搞,作为党员干部,张居成率先垂范,一直坚持从自身做起,坚持贯彻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从没有违反过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计划生育条例,使现在社区的该项工作顺利开展。于春红还协助村内计划生育宣传员走家串户讲解政策,遇到违犯政策又不合作的家庭,她会多次前往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化解问题。
张居成夫妇的乐于助人也是人人皆知的,从义务传授养鸡养猪以及蔬菜种植技术,到调节邻里矛盾纠纷,从帮助邻里做好红白喜事,到为困难居民捐款送衣,总是能看到二人的身影。居民说,在整个社区,凡是有困难的地方就有张居成夫妇的身影。
张居成夫妇尊老爱幼、肯于吃苦、勤俭持家、任劳任怨、乐于助人的一言一行,他们的两个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小养成待人礼貌、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工作和学习上也十分上进,一直是乡邻们夸赞的好孩子。
张居成说,家可以不是奢华的,但一定要是温馨的,只有“家和”,才能“万事兴”,才能美满,才能幸福。
《草根故事:张居成夫妻 朴实生活演绎真实幸福》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minsheng/12962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